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少世族官员开始怀念那位不问世事的常乐帝。】
燕王虽然不问世事,但其实也是做了一些事的,只是她做事不激进,结果苏灵然做事比较积极,这下反差直接来了,自然让那些权贵出身的百官开始怀念常乐帝了。
而宁王则是眉头一皱,她这边的信息量,随着苏灵然监国伸出去的手越长,各类消息就跟爆炸了一样跳跃出来。
现在的宁王表面是脱离了北镇抚司,这是她为了避免被猜忌而退出的,但宁王仍然是有获得情报的空间。
几十条隐藏消息,全是大臣攻讦弹劾太子的奏疏,想要找常乐帝讨要个公道。
苏灵然毕竟只是太子,还不是真正的皇帝。
而像五皇妹和她的太子儿子这样奇怪的组合,绝对是很少见的。
毕竟燕王还没有隐退为太上皇,还是名义上的女帝,权力哪怕是全丢给她的嫡长子了,可是燕王的地位还是摆在那里。
苏灵然是有监国权,可是燕王真出山了的话,她的话语权还是要比苏灵然要强的。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这没有半点的可比性。
只要离间成了,常乐帝能回来,把太子监国的权力回收,对于那些被太子打压的大臣而言,那就是捷报,那就是胜利!
这可以说是传统意义的驱虎吞狼。
但是,宁王只是噗呲一笑。
你以为燕王神鬼莫测?
一个人深居宫中却能权术高超利用各种手法试探群臣,甚至控制整个朝堂局势,一幅天道威仪的君威?
你好。
有没有想过是燕王真不想当这个女帝呢?
她只怕是巴不得这个摊子丢给苏灵然接着。
离间?
你离间的动吗?
你也不看看谁当的女帝!
【常乐十九年六月,常乐帝再次宣布自己想要隐退的意思,自称太上皇,想禅位于嫡长子苏灵然。】
【常乐十九年七月,群臣劝诫,认为本朝尚无这个先例,万万不可。】
【常乐十九年九月,常乐帝第三次宣布禅位之意,而这一次禅位,常乐帝退意明确,苏灵然的东宫之臣又逐渐崭露头角,最终于次年的五月底,举行了禅位一事。】
【常乐二十年六月,苏灵然登基为帝,常乐帝退隐后宫享受供奉。】
【常乐二十年七月,意图「推举常乐帝以攻太子」的群臣再遭遇到失败后,苏灵然狠狠打击了这些心怀不轨的朝臣。】
【陆成安认为——皇太子苏灵然做事并无不妥之事,此乃子借母权,子凭母威,何错之有?】
【常乐二十年八月,在群臣的热议下,新的一年,年号将更替为武胜。】
【常乐二十年九月,苏灵然平稳处理权柄交接的动荡期,短短时间内就排挤不少与自己政见不合的臣子。】
【在三个月的打压派系后,朝堂局势终于出现了平稳的气象。】
【武胜元年,武胜帝苏灵然重视整顿吏治和内务财政,提升内阁的地位,任用「常乐四贤」——宣平、程和、李徽、王阶。】
【武胜二年,苏灵然积极改变前朝清养怠慢的风气,大改前弊,纠察统治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在宁王的协助下推出《考成法》。】
【武胜三年,苏灵然在察觉到世家势力的影响力过于深远,为了扶持皇权与之抗衡,他教导内廷的宦官读书参政,提高了北镇抚司与内廷的地位。】
【而在经济上,为了消化攻灭高句丽的战果,苏灵然在多地实行休养生息,缓和地主与民众之间激化的社会矛盾。】
【武胜四年,在父亲陆成安的影响下,苏灵然选择了开海,在秦王提供的航海图纸与多地地图后,在武胜五年,苏灵然任命内廷中的一位宦官下西洋。】
【在出海前,苏灵然再三叮嘱这位年轻的宦官,切不可忘了我大晟王朝乃是天朝上国,天威不可触,谁与你为敌,便是与我大晟王朝为敌!】
【武胜五年七月,苏灵然为了减少这段时间以来不必要的支出,停止工部大肆采木,停止修筑皇宫的公事。】
【并颁发宽恤之令,省灾伤,而为了兵强马壮,苏灵然宽马政的同时又提出了《马政:回交法》,免除各类养马过程中的积欠。】
【同时,苏灵然招抚流民,免除赋税和徭役一年。】
【由于苏灵然执政时期的开明,五年期间大兴学办,使得期间让不少人才涌现出来,出现了人才济济的盛世景象。】
【恭喜你获得新的环境效果——人才济济。】
【人才济济:在本朝,蓝色品质的人才涌现概率提高50%,紫色品质人才涌现概率提高30%,金色人才涌现概率提高10%。】
【武胜六年,大晟王朝盛世初现,苏灵然任贤使能,又觉得自己眼光过人,识人有明,乃大晟王朝前百年未有之圣明之君,故此颇有自得,后被陆成安训斥,收敛了自傲之心。】
【武胜六年三月,苏灵然已有七位皇嗣,五位皇女,为了维持家中生计,苏灵然不得不设法补足自己的内帑。】
【而通过开海,利用商队差价,苏灵然贩卖大晟王朝的茶叶、瓷器等等物件,通过高额的价格从中赚取了不少银子。】
【武胜六年八月,苏灵然在治理朝政之际,精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