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章 老张家的荣耀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相比于其他的人选,眼前这个朱以海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年纪轻加上胆小的性格更容易掌控。

    当然,或许还有更合适的,但事其他人离得太远,了解起来就需要更多的准备。

    至于朱以海的身份还只是个郡王,那就更没必要担心了。

    连鞑子都败在墨家手中,剩下的那些选择留在封地的王爷能有多少机会逃出来?

    一切都尽在钱士升的掌握之中。

    所以很快,他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

    十月二十四日,

    傍晚,

    张家埠边防区,

    守备营二连的副连长张振山已经接到了前往京城协助的军令。

    也不只是张家埠,无论是边防区还是警备区,所有的生活区都一样,都需要调派一百至二百人前往京城支援。

    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家都缺少交流。

    人是需要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基础认知的,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信息的阻塞并不利于发展和开展各种宣传工作。

    萧云不希望通过单一的方式,去局限人们的生活。

    而像现在这样调集人手的好处是,等将来任务完成大家返回各自生活区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外面世界的情况详细的跟生活区里的人分享。

    将少部分人的经历变成大多数人的阅历,这本身就是促进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

    所以每当需要调集人手的时候,都是需要所有的生活区参与进来。

    调一百个人是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

    至于这样的调动会不会很麻烦?会不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答案并不唯一。

    若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朝代,甚至是后世,这都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决策。

    而在太平军这里就完全不需要担心。

    这就再一次显示了太平军管理模式的优势。

    别看现在天都快要黑了,但是出发的队伍并不受影响。

    如果走的匆忙,连干粮都不需要代,简单收拾一下就可以出发。

    饭食和住宿可以直接到下一个生活区解决。

    也就是说在太平军的管理区内,不管是行军,还是其他调动,连扎营造饭这一步都省了。

    每个生活区都会为后面生活区的人备好现成的食物和住处。

    至于该生活区消耗过大的粮食怎么补充,也都是另外安排人做的。

    这样既能保证不耽误行程,又能解决补给问题,使得支援的队伍能够及时到达京城。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现出来的优势。

    有边防警备部队的日夜巡逻来保证管理区的安全;加上有统一的生活区管理模式,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若是像以前那样,百姓三五十户一个村聚在一起,神仙来了也没辙。

    太平军所有生活区的内部架构都是统一配置的,所以管理套路和管理方式也几乎是一样的。

    这种模式只需要不断的简单复制就可以了。

    简单和可重复性决定了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更低,更容易培养。

    既便于管理,又方便监督。

    再加上足够全面的职能部门,那么一切都可以井井有条。

    张振山收拾好装备,带着二排和三排的战士来到居住区与其他要去京城的人员汇合。

    到了之后,他趁着人还没集合起来,就先来到了养赡堂。

    养赡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区里赡养老人的地方。

    这里住着张振山最尊敬的大爷爷,也就是当年张家埠的老村长。

    边防区的名字虽然用的张家埠这个名字,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百来户的小村子,位置也与之前的张家埠不同。

    太平军中生活区的名字也没有太多的讲究,都是根据原来的地名或者村落名起的。

    有的生活区是直接由原来的村落扩建而成。

    也有像张家埠这样的,整体搬到另一个更合适的地方重建。

    这是因为原来的张家埠周边的耕地面积不够,只能满足百十来户耕种。

    而生活区的标准,基本都是五百户起。

    在后世五百户,也就是一个大的村落。

    但在这个时代,人均耕地面积比后世至少要高出两倍以上。

    那么相应的生活区总面积也要大上数倍。

    这面积一大,生活区边缘的耕地离百姓的住所就远了。

    在没有便利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出门远距离劳作就会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太平军的生活区往往不会只有一个住宅区。

    除了中心位置的主住宅区之外,在生活区的边缘也建有住所。

    这些住所与主住宅区不同,没有取暖设备,基本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有人住进去。

    这样就避免来回走动而浪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