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过,刚好等行刑结束的时候,太平军在山东那边的作战部队,已经到了京城。
京城这个地方,整顿起来可比攻打更复杂一些。
光有军队可不行,需要各部门的配合才行。
由于济南府和青州府两地也在建设新兵基地,占用了一部分资源,所以这次就需要从生活区上调。
这样一来时间就长了,好在现在是冬天,京城里的百姓也不需要劳作,便于管理。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由检将城里的一切都上交了,仅仅粮库里的粮食也够百姓吃三四个月。
行刑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十月二十四日。
太平军早就完成了京城城防的接手。
有了及时赶过来的作战部队,一切的交接都很平稳的度过了。
朱由检这两天也一直很配合陪着萧云在京城里转悠,这也是为了安抚民心。
让百姓看到大明皇帝安然无恙,与外来人相处融洽,本身就是一种安抚。
不过让朱由检有些奇怪的是,身边这位萧总管并没有进入紫禁城,这就很让人意外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一点也不好奇呢?
不管是什么人,不管将来有什么安排,总会看一眼才算正常,难道就真的一点也不在乎?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萧云已经去过几次了,只不过不是在这个时代。
终于,朱由检还是问了出来:“萧先生,是不是还没有去过宫城?”
“嗯,不去了,按照墨家的惯例,只要是城池都会被改造成学堂!”萧云此时也在盘算这么大的地方怎么利用起来。
“学堂?”朱由检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萧先生说笑了,哪里需要这么大的学堂!”
大,自然是大了些,可后世的大学城也不见得小多少。
不过现在肯定不能搞这么大的学堂。
于是萧云摇头笑道:“那倒不用这么大,还有别的用处!”
说着他转过头看着紫禁城的方向,喃喃道:“或许该建个博物馆。”
虽然他会尽力让华夏每个地方都能平衡发展,不搞什么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但对于华夏来说确实需要有一个让世界顶礼膜拜的文化中心。
所以博物馆之类的是肯定要有的。
萧云的自言自语由于是转过头的时候说的,声音被风吹散了,所以朱由检没有听清楚,只以为对方起了去紫禁城看看的心思。
然而就在此时,马蹄声在南边响起来。
萧云和朱由检同时听到了,皆是转过身看着南边的方向。
是太平军的巡哨战士!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很快,巡哨战士就来到萧云面前,敬礼道:“报告总管,南面发现近万的兵马,可能是北上勤王的。”
“勤王?”萧云有些惊讶,倒不是怀疑对方的身份,只是这时候来是不是有些晚了。
要是没有太平军,恐怕这时候京城早就被鞑子攻陷了。
之前萧云也跟王承恩了解过,太平军动手的时候,京城里面的情况。
太平军的加入算不上千钧一发,且不说城西有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加入能顶上一段时间,就算半圆防御阵破了,也还能撑个一两天。
不过不管怎样,面对这近万的人马也不能大意。
于是,萧云朝着一边吩咐道:“去通知特战队集合!”
“且慢!”是朱由检的声音。
刚才的对话都被他听到了,本来还没觉得什么,然而他突然意识到南边这群人可能是谁。
这才出言阻止。
接着他解释道:“或许我知道他们是谁!之前的勇卫营还有一批去了关中剿寇。应该是他们,只不过好像没有这么多人。”
不过听朱由检这么说,萧云反倒是能确定应该就是那批人。
那多出来的可能就是高阳孙承宗阻止的乡勇。
那些人既然心系皇城安危,肯定会派人打探。
不过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萧云没有收回命令,看向朱由检:“一起过去看看?”
现在的朱由检是彻底放松下来,对于能出去到处逛逛,又不担心安全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当即答应下来。
于是很快,萧云带着特战大队和朱由检一起离开了京城。
由于太平军将警戒范围放得很远。
萧云一行人走了一个半时辰才到达最前方。
虽然还没见到对方的大部队,但已经碰到了对面探路的先锋。
不过当萧云看见了孙钥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没有猜错。
眼前的孙钥正是孙承宗的第五子。
对面的孙钥自然也认出了萧云,当即一脸欣喜的独自上前准备失礼。
然而就在这时,孙钥身边的几个将士突然惊呼:“是陛下!”
原来这时候落后一步的朱由检刚好来到了最前面,被勇卫营的将士看到了。
勇卫营其实就是皇帝亲军,崇祯皇帝必然在他们面前露过面的。
反倒是孙承宗的儿子不认识皇帝。
不过现在听到身边人这么一喊,孙钥顿时震惊无比,下意识的朝着萧云身边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