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章 烈火焚身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随着鞑子入城的越来越多,倒伏毙命的尸体逐渐堆积起来。

    而大明这边又没办法及时清理。

    让原本纵横交错的残垣断壁逐渐起不到阻挡视线,出其不意的作用。

    这样下去可不妙!

    这种战阵的优势就是在于能让鞑子随时出于少对多的劣势。

    而一旦视野开阔,鞑子也不是傻子,当即开始聚在一起对付明军。

    论战力,生死搏杀多少年的鞑子肯定要胜上一筹。

    而明军这边虽然也有勇卫营这样的强军。

    但人数也只有六千。

    王承恩可不敢把他们一次性全都放到阵中厮杀。

    只要战阵之中有三成左右的勇卫营战士,保证每一处都有他们作为主心骨,带着其他人杀鞑子就足够了。

    人始终是有情感的,一个人悍不畏死就可能感染到周围的人。

    在这之前,这样的配置足以应付不断攻入的鞑子。

    而现在面对对面同样集结的鞑子,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为了继续保证局部优势,明军只能逐步后撤。

    不过鞑子一面的损失更大。

    此时的黄太吉还看不到战场,若是知道大清的勇士如今要靠着这种方式压制明军定然也高兴不起来。

    而若这样持续下去,要不了多久,城西就会被鞑子攻破。

    如今勇卫营只剩下不到四千人,离了这个半圆的防护阵,面对鞑子的十万大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当然,这样危机的局势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这时候就动用应急手段,还是太早了些。

    然而王承恩也没有了别的选择,当即朝着身边的人吩咐道:“让人准备火油!投石机!”

    这些东西都是早就准备好的,所以没过一会儿手下就准备好了。

    不过王承恩没有着急使用火攻,而是在等。

    等阵中的鞑子将己方的将士压制到炮台附近。

    一旦炮台被鞑子占领,整个大阵就少了一个强大的助力。

    就这样又过了两个时辰。

    鞑子已经战死了大约一万五千多人,明军也损失的近六千人,其中勇卫营又折了一千。

    仅仅四个时辰,在这小小的城西就有两万人喋血,惨烈程度可见一斑。

    这种硬碰硬的战斗莫说是有明一朝,哪怕在历史上也不多见。

    与平时动辄激战数天的战场不一样,那都不是连续性的战斗,厮杀上一阵双方就要收兵整顿,然后重新再来,甚至有时候双方的战损都不到此战的零头。

    而现在则不同,战斗开始了八个小时,也整整拼杀了八个小时,没有一方会有半分的松懈。

    这时候,黄太吉也察觉到了胜利就在眼前。

    只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城西变故突生!

    其实本来也高兴不起来,到现在为止,此次入关已经损失了超过两成的兵力,这还是在没有对上真正的对手之前。

    然而这次的变故注定再一次刺激到他。

    只见城西突然火起,在黑色的夜晚里煞是刺眼!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作战经验丰富的他顿时想到了一种可能!

    看来大清勇士又要重新来过了!

    这样的结果并不难猜,此时在城西用火攻也只有一个可能。

    大量的火油被明军抛到了半圆阵型的最前面。

    一来是想要把战场中的尸体焚烧掉,二来是用火攻来阻止鞑子继续进攻。

    只要着火的地域够宽,鞑子还没有那样的勇气直冲火海。

    因为即便冲过来,也被烧个半死了。

    而被堵在半圆形阵中的鞑子就成了瓮中之鳖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优势,转瞬即逝。

    这下鞑子的战损又增加了近千。

    大明这一边虽然获得了喘息之机,但事实上形势不容乐观,因为火油的数量有限,如此大面积的焚烧,持续不了多久。

    于是在彻底中断鞑子的进攻之后,王承恩迅速派乡勇民夫进入阵中清理还没有被火焰波及的尸体,这是要在火焰熄灭前将战场彻底清理出来。

    同时也要将双方战士尸体身上的甲胄扒下来,战甲充沛也是明军能保证相对稳定战力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披甲,以逸待劳的明军自然有着不小的优势。

    当然,明军及其城中的百姓之所以能做到如此高度的配合,也不只是战阵和甲胄的功劳。

    毕竟在如此的战损面前能保证战斗力的队伍并不多,很显然除了勇卫营之外的明军是排不上号的。

    最核心的原因是,王承恩再将城里的文人全部控制之后,就开始大肆宣扬,一旦鞑子入主中原,大家都要剃发,正所谓“留发不留头”,将来死了都没脸见祖宗!

    少了儒家这个最不稳定的因素,没有人拆台,这种宣传的效果最是明显。

    对于儒家影响的百姓来说,除了温饱吃外,最执着的就是对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认可。

    就连一向雷厉风行的萧云也从来不会在生活区提什么剃发,尽管短发有诸多的便利。

    这种事若不想血流成河,就必须做到潜移默化。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