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十月十一日,
顺天府保定县北面的大清河北岸,
萧云带着警卫连在此驻扎。
他已经带着人在顺天府周边转悠了七天了。
本来特战队提前来到这边是为了对付四处劫掠的鞑子。
可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鞑子并没有劫掠。
不过萧云倒是没有太多意外,虽然他做不到未卜先知,但对于已经知道结果的事情,再去推论缘由,就不会很难,所以他也能猜到或许与儒家的谋划有关。
虽说这样的变化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但也让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
因为原本在鞑子的威胁下,太平军会很容易的就将百姓转移出战区。
现在就不行了,虽说依然会有人逃难,但心存侥幸的也是不少。
之前京城那边传来有关于让百姓难逃的消息,也仅仅限于京城附近几十里的范围。
而此时鞑子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在天津,那就意味着从京城到天津的两百里范围都会是战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一旦与鞑子开战,遭殃的不只是鞑子,还有百姓,到那时候鞑子肯定不会守什么规矩。
更何况,儒家那帮孙子还很有可能给鞑子出馊主意,唆使他们裹挟百姓,让自己这边陷入两难的境地。
或许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有所取舍是很正常的事情,凡事理应以大局为重。
而萧云却不能无视,其实原本的两路人马就是为了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而制定的计划,
因为只要己方的参战人数够多,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整个战场控制住。
说白了就是通过闪电战让对手来不及进行第二次布局。
只不过因为钱士升的谋划,让太平军原本的两路兵马变成一路,而现在这边的百姓又是这样一种状态。
本来即便如此,也不算是死局,若是鞑子将北京城打下来,那么他们肯定会将重心转移到城防上,那么核心战场就会缩小到京城周边,城外大部分的百姓就可以避免战火,也就不会影响太平军的行动。
可是派去侦察京城战况的战士已经在昨天赶回来了,也带来了京城的最新战报。
鞑子竟然还没破城。
虽说让太平军的行动难度增大不少,但这总归是好事。
萧云也不会盼着京城失陷,毕竟城里也是有不少百姓的。
眼下他能做的也只有等了,等山东那边的事情了结之后,抽出兵力再说。
虽说这样按兵不动,最终可能让京城撑不住而失陷,但相比于城外数百万百姓的安危,也就顾不得城内了。
而且到时候也会有别的方法解决。
不过萧云也不是无事可做,先将特战队派出去侦察,为之后的决战做准备。
大约到了晌午的时候,在驻扎点的新城方向出现几匹战马。
是特战队的战士回来了,只不过这时候回来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事。
没过一会儿,张振岳就带着两个人来到了萧云面前。
敬礼之后,汇报道:“总管,半个时辰前,俺们三大队在新城县东南方向三十里发现了三千人的队伍,正朝着京城方向进发,看打扮不像是朝廷的勤王兵马。”
新城县的东南方向?那就是雄县了。
萧云皱起眉头,沉吟道:“不是官兵,那就应该是乡勇,只不过能组织这么多人,却是不容易。”
一时间,他也理不清头绪。
于是他直接问道:“你们大队现在在什么位置?”
“岔河口!”张振岳答道。
“嗯。”萧云听后,转头吩咐道:“通知所有人到霸州南面的岔河口集合。”
然后回过头,朝着张震岳一挥手,道:“走,带我去看看。”
正常情况下,若是遇到北上勤王的明军,萧云很可能不会阻拦,而现在是乡勇就不一样了。
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自己身边得有足够的人。
倒不是担心有什么危险,只不过若是己方人数太少,很可能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半个时辰后,萧云就带着人来到了岔河口。
此时,这里只有三大队的人,其他人的还没赶到。
而南边的乡勇离这边还有十里左右。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萧云就打算在这等。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萧云这边的人差不多到齐了。
而南边乡勇好像速度变慢许多,在离这边大约四五里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看来这群乡勇也有斥候。
岔河的河面本就不宽,很容易就渡过去。
见到对方停了下来,那萧云索性就直接带着人过去。
随着萧云这边渡河,南边的乡勇们变得有些混乱。
然而不知为何,他们又迅速安定下来。
不过很快,萧云就注意到乡勇队伍中间有一辆马车一直没有停下,来到了队伍前面。
这时,萧云也挥了挥手,让后面的人停下,带着一个警卫班靠近了马车。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物,都要北上勤王了,还有闲情雅致的坐马车。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完全出乎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