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三章 摇摇欲坠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三日后,

    火炮被运送到京城附近。

    虽然时间比廖安所承诺的稍晚了一些。

    但黄太吉并没有降罪。

    因为任谁看到如此规模的火炮,都生不出怒气。

    克制住上前拥抱火炮的冲动,黄太吉淡然道:“凭这些就能破城?”

    “只要咱大清守住火炮阵地,不出十日京城必破!”廖安的回答底气十足。

    只需要十天么?黄太吉心里十分震撼。

    京城若是都撑不住十天,那天下还有什么城是大清破不了的呢?

    转而又想到了墨家。

    皱眉问道:“若是用这些火炮对付墨家如何?”

    提起墨家,廖安原本愉悦的心情就变的苦涩,咽了口唾沫,悻悻然道:“不敢欺瞒皇上,墨家的镇子没有城墙,毁一个两个或许不难,可……”

    不需要往下说,黄太吉也知道答案。

    且不说这些火炮能不能运过去,就算运过去也不可能支撑如此大的消耗。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夺了大明的天下,再谈其他。

    “何时能用上?”对火炮已经有些了解的黄太吉知道这些宝贝只是运过来还不行,还需要找到好的位置。

    听到黄太吉的询问,廖安早有准备,当即答道:“已经都安排,只要让这次过来的葡人稍稍测算一下便可,明日就能攻城。”

    此时的大明还没有人用这样规模的火炮群攻城,也不清楚会有怎么样的效果。

    但钱士升为了避免出什么意外,影响到自己的计划,早就安排人在京城里摸查过。

    北京城外城周长二十八里,呈东西宽、南北窄的扁长形,辟七门,四角建角楼四座。城墙内为夯土,外包砖石。

    外城通高两丈有余,顶层厚三丈,基底厚约四丈有余。

    其中西段城墙最窄,顶层平均为一丈多,底层厚两丈。

    既然选择炮击城墙,那自然就需要将炮放在北京城西,而且是城西最薄弱的地方。

    地方选好了,剩下的炮击准度就交给更专业的人——葡人西劳带来的炮兵。

    火器普及的基础就是几何数学的应用。

    炮手需要掌握一定的测算能力,才能发挥火炮的最大威力。

    很显然,在这方面这些葡人有着一定的优势。

    当然,在火炮本身精度还有所欠缺的时代,优势也不会特别大。

    但任何一点的提升都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十月初一,

    黑云压城,给大明的帝都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

    王承恩心情沉重的站在了城墙上,看着远处鞑子的军营。

    从昨天开始,鞑子那边连象征性的攻城都停止了。

    所以他已经意识到今天一定会有大事发生。

    在这紧张的时刻,他的内心还是有点释然,毕竟总这么绷着不是好事。

    只有对方出招了,自己才能做出应对。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出事的地方会是城里还是城外。

    无论如何他都准备好了。

    就在这时,两声炮响惊醒了正在沉思的王承恩。

    “是城西!”身边有人喊道。

    紧接着两发炮弹落在西城内!

    房屋瞬间被砸塌。

    如此的威力,连太平军生活区的房屋都不一定能扛得住几炮。

    不过对于太平军来说即便放倒屋塌也没用,打不透地窖也白搭。

    然而这样的威力对大明来说是极其可怕的。

    论攻城,实心炮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核心战力。

    哪怕后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炸弹,也是一样。

    王承恩很清楚这是鞑子在试炮!

    不需要很久,西面的城墙就会遭到大规模的炮击。

    于是他赶紧朝着城西而去。

    “反击!”

    不需要吩咐,守城的炮兵也知道做出准确的反应。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鞑子的炮兵阵地不在火炮的射程之内!

    这是怎么回事?

    原本还算镇定的城西守备,当即慌了起来。

    “快去禀告王总督,鞑子的火炮比咱们远得多!”一个着甲的将军大声吼着。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城外又传来炮声!

    这次更准了,有一发正好砸在城墙之上。

    另一边的王承恩来的也不慢,路上已经得知实情。

    内心震惊无比,他万万没想到鞑子那边会有如此威力的重炮。

    关键在此之前大明自己都没有。

    难道又是儒家?

    这群狗东西,打鞑子的时候不肯卖力,这时候却……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