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于已经谋算已久的事情,洪承畴怎会因为对方几句话而自乱阵脚,当即答道:
“介瞻!为兄知道事情紧急,北上勤王刻不容缓,但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正所谓兵贵神速,要解京师之围,必不能意气用事!”
意气用事?
卢象升皱眉,不满道:“十万火急之事何来意气?这次可不止是鞑子,还有锦州、山海关的兵马。”
“你这是关心则乱。”洪承畴耐心的解释道,“此去京师两千多里,仓促之间如何凑得齐五万兵马的粮饷。即便凑得齐,待大军到了京城,恐为时已晚!应当以精锐为先锋急行勤王才行。只是这先锋精锐人选事关京师安危,决不能大意,须得你我二人亲自把关!”
卢象升也是善战之人,当然明白洪承畴说的没错。
这倒不是他的疏忽,只是一时间忘记了,洪承畴手下的兵马和自己的天雄军不一样。
自己的天雄军本就是精锐,直接北上便可,而洪承畴手下的兵马都是靠总兵带着,想要精锐须得临时挑选。
当然若是正常情况下,所谓精锐就是战力最强的一路兵马,可现在需要急行军两千里,那就必须逐个挑选,要是搀了水分,怕也到不了京城。
只不过这挑选得挑的什么时候?
事关江山社稷,如何能等!
思及此处,卢象升开口道:“彦演兄言之有理,不过临时挑选的精锐,恐不能令行禁止,还是由卢某亲自带着天雄军北上。”
呵呵!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对方此举正中洪承畴下怀,然而他还是故作担忧的说道:“天雄军威名赫赫,自然是先锋的最佳人选,只不过这人是不是有点少了。还是等明日再从军中挑选一些。”
“无妨!”卢象升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此事一刻也不能等,也不止我天雄军还有陛下的勇卫营,经卢某旬日以来的观察此营战力犹在我天雄军之上!彦演兄先在此地安心整军便可。”
看着卢象升提起勇卫营时那种赞许的神情,洪承畴心里暗骂:“老夫当然知晓勇卫营的厉害,这段时间要不是他们堵住子午谷的入口,自己的兵马早就可以把流寇逼入蜀中。”
好在关中离京城足够远,此时也不需要给对方下绊子,即便他们到了京城又能如何?
进不了北京城,再多的人马也是摆设。
于是洪承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卢象升也没有在营帐中耽搁多久,就连夜带着人朝着京城而去。
勇卫营在这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也与卢象升一起北上勤王。
而在勇卫营和天雄军撤离之后,洪承畴既没有打算北上,也没有派兵马填补对方包围流寇的位置。
第二天,
流寇的闯王大营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接着有人进了营帐,朝着正在着甲准备鱼死网破的高迎祥,汇报道:“闯王,卢阎王的天雄军撤了!”
“嗯?”高迎祥先是一愣,然后惊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报信之人脸上满是欢喜,赶紧说道:“闯王!大好事啊!咱们东面和南面的官兵都撤了啊!”
这怎么可能,要灭自己这群人就差这么一哆嗦了,怎么可能退兵!
高迎祥一百个不相信,定然是计!
可是自己都这样了,还需要用计吗?
正思索间,营外又进来一人,同样是一脸欢喜,“闯王!咱们的人抓了个耳朵,对方说,祖大寿引清兵入关,京城被围了!卢阎王已经连夜驰援京城!咱们有活路了啊!”
清兵入关?是鞑子!
高迎祥又愣了好一会儿,看着属下堆笑的大脸,心中无名火起,然后一脚蹬了过去:“去你娘的!这算个屁的活路。”
这一幕正好被刚刚进帐的罗汝才看到。
朝着正惶恐不安的下属挥了挥手,示意其赶紧退下。
然后走到高迎祥的身旁,轻声道:“南面的路,俺派人探过了,官军的确退了。”
说着又叹了口气:“有些事不是咱们能管的,还是先去蜀中吧!”
虽是绝处逢生,可总是让人心里不痛快,高迎祥咬了咬牙,“狗皇帝!狗官!老子迟早要扒了他们的皮!”
九月二十六日,高迎祥等残余流寇进入子午谷,朝着蜀中而去。
洪承畴紧随其后,衔尾追击,似乎早就忘了北上勤王这回事。
忘当然是不会忘,带兵入蜀本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情。
否则以流寇此时的状态,怎会如此轻易的抓到耳朵,而这个耳朵又恰好知道些隐秘之事。
不仅是洪承畴,整个大明各处的勤王兵马似乎都处于停滞状态。
也就只有卢象升这一路在全速赶往京城。
只是他们即便再快,恐怕也要四十天后才能抵达京师。
就连骁勇善战的勇卫营想要保持来时的速度也是不可能。
因为随着冬季的到来,在寒冷的北方,风雪才是大军行进最大的障碍。
然而相比于卢象升的心急如焚,京城这边的战况没有想象中的紧张。
黄太吉带着大军围城之后,并没有大举攻城。
谁也不是傻子,自从大明有了火炮之后,鞑子很少会集中兵力攻城。
特别是像北京城这样又高又厚的城墙。
城墙上早就是大炮林立,此时京城之所以能有这么充足的火器,其实这也是多亏了墨家。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