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利益集团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崇祯皇帝对于周延儒的印象没那么坏。

    虽然当初听到对方说自己是“羲皇上人”的时候让他很愤怒。但本质上这也只是源自于一个少年的心理敏感和脆弱而已。

    毕竟他十七岁就登基为帝,这十七岁的少年正处于心智不成熟又十分要脸的年纪,加上从小到大没有受到过储君教育,所以十分在意外人的评价。

    接着就是乙巳之变的奇耻大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变得更加的敏感。

    好在有墨家异军突起,让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并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更何况他现在手握强军,也就不会把周延儒当初的不敬放在心上。

    此时对方的安慰让他心情舒缓了不少。

    当然,以目前大明的实力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反应。

    只不过崇祯皇帝还是有些不甘心,愤愤道:“等朕练出十万强军,定要踏平辽东。”

    这番话说的众人心惊肉跳。

    因为现在勇卫营的兵士还不到一万就如此局面,等到十万勇卫营,到时候倒霉的可不一定只是鞑子。

    于是,王应熊赶紧出言道:

    “陛下圣明,十万强军指日可待,然辽东已无锐气,此番称伪帝,也只是苟延残喘,相比于鞑子,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山东墨家,臣已经听说了,墨家周围几个地方的州县,已有大量百姓出逃,若是再不制止,他们将不费吹灰之力的占领山东六府。”

    对于墨家的情况,崇祯皇帝也是最为关注的,所以这些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同时,他也很清楚,勇卫营与墨家军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刚才说对付鞑子的话,也只是一时气愤而已。

    若大明真有十万勇卫营兵马,那肯定先要遏制墨家。

    实际上不需要十万,只要等他完成军队整顿之后,就会着手对付墨家。

    崇祯皇帝很清醒,现在若是和以前一样从各地调兵遣将,也只是给墨家送人头、送兵源。

    现在也只有勇卫营这样对皇帝足够忠诚、足够强的兵马才能打硬仗。

    他很清楚这一两年的时间,是大明能否扭转颓势的关键。

    所以对墨家占领地盘周边的变化了若指掌。

    况且他现在也摸透了墨家人做事的风格。

    大明若是主动出兵对付鞑子,墨家并不一定会帮忙,甚至都不会停止对大明的用兵。

    但若是鞑子入关劫掠伤了百姓,那墨家则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这就意味着鞑子若真的打进来,对大明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至少可以借此牵扯墨家的精力,同时也不影响大明继续操练兵马。

    这次若不是黄太吉的檄文攻击大明的华夏正统性,他可能都不会搭理。

    现在面对王应熊的谏言,崇祯皇帝当即点头道:“王爱卿言之有理,过段时间朕会调勇卫营去山东驻防,以应对墨家。”

    这……这么痛快?

    王应熊没有想到,这次会这么顺利的就让皇帝将勇卫营调到山东。

    如此一来,那就太好了。

    这段时间,朝廷中的大臣们都被皇帝四处抓人给吓着了,几乎是草木皆兵。

    说是针对乙巳之变和孔有德之乱,但谁又能保证不牵扯到别的呢?

    这世道有几个是干净的?

    现在皇帝肯将勇卫营的兵马调往山东,相信那位外出督师的阁老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一定会想办法将勇卫营牢牢地拴在山东。

    思及此处,王应熊用余光看向不远处的温体仁,心中一叹,他已经不记得这位首辅大人有多久没有出过声了。

    只不过他还不知道,自以为得逞的谋划,却差点把钱士升给坑了。

    自墨家横空出世之后,大明的儒家士大夫虽然都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架势,但这里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因为每一个士大夫背后的利益集团不同,就不可能有更紧密的合作。

    而身为四川籍的王应熊很显然是被排挤在外的。

    事实上所谓的东林党和阉党除了表面上的正邪之分之外,主要还是利益集团的区别。

    就算是在东林党的内部,也是不一样的。

    想要解构东林党,不需要很复杂的分析。

    只要搞清楚几个重要人物的籍贯就能很轻松的得到答案。

    蓟辽督师袁崇焕、内阁大学士钱士升、东林大佬钱谦益、儒学大家黄道周、刘宗周、文震孟、次辅钱龙锡、总督洪承畴、西学大家徐光启、海上霸主郑芝龙、钱象坤、黄宗羲、首辅叶之高等明末重要人物,都是环东海经济圈的家族。

    至于是什么经济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靠着东海,则必然是与海贸有关的。

    这每个名字的背后代表的都不止一个家族,有商界大佬、有文坛大佬、也有朝堂重臣。

    以郑芝龙为例,很多人都以为郑芝龙是海盗出身,事实上则是大家族子弟,郑芝龙的郑家、洪承畴的洪家、施琅的施家、黄道周的黄家,几乎都是相互联姻结成的网。

    也不只是郑芝龙,整个明末的几个大海盗汪直、颜思齐、李旦以及许氏海商集团也差不多。

    而像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这些人。虽然是东林党,但是不在这个经济圈里的,无论好与坏,都会更纯粹一些。

    当然北方也有边贸的圈子,由于地域广袤,远不如南方联系的紧密。而且随着鞑子的入侵,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