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80章 谁都不好受!
………………
此时,黄太吉是连一点称帝的心思都没有。
原本历史上的称帝之举,那是因为已经取得战略优势之后的选择。
可现在,在南边还有一支大金勇士啃不动的硬骨头。
这时候,黄太吉若是敢称帝,很可能激怒对方。
甚至连明廷也可能会有所反应。
万一刺激着两家联手,那对大金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多尔衮自然也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一开始他就没有打算将传国玉玺拿出来。
只是身为黄太吉长子的豪格却不管这些,非要当面献给自己的父汗不可。
多尔衮不想和对方产生冲突,也就没有拦着。
毕竟有的人,就算是为他好,他也不会领情,反而会更加仇恨。
在隆重而又简陋的仪式过后,也就到了分配战利品的时候。
只不过无处可逃的林丹汗残部已经没什么油水,缴获的牛羊估计也吃不了几顿。
唯一能算得上战利品的也只有蒙古的勇士和女人。
勇士自然不用说,都将会成为黄太吉征战天下的力量。
剩下的就是一群蒙古女人了。
林丹汗有八大福晋,此时就需要各自改嫁了。
黄太吉先将大福晋和四福晋收入房中,又将八福晋赐给了自己的儿子豪格。
而多尔衮则得到了林丹汗的女儿。
剩下的女人也分配给了其他几个贝勒。
在对待蒙古人的态度上,黄太吉一向是亲如一家,所以这种婚配不是单向的,林丹汗的儿子额哲也娶到了黄太吉的女儿。
当然,这时候的黄太吉对汉人的态度也比原本历史上好多了。
至少现在如果是哪个贝勒、旗主经常光顾某个汉臣的后院,也会挨上几鞭子,才肯罢休。
所以之前坐船来到辽东想要面见黄太吉的汉人被照顾的很好。
虽说来了快十天连黄太吉的面都没见着,但他们也不着急。
一来是因为鞑子给的理由是大汗出征了。
二来,自己这些人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不过,今天他们虽然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有些嘈杂,但只要不傻,基本也能判断出是鞑子班师回城。
或许很快就能见到黄太吉了。
他们猜的的确没错,黄太吉和多尔衮见面之后,就立刻提起了此事。
自墨家出现之后,他很在意大金与大明的关系,想要与明人见上一面的心情也是很急切。
现在大金需要一场胜利,既是鼓舞自己,也是向外人显示实力。
然而任何人包括多尔衮在内都不会想到,当今天下对大金骑兵的战力最没有的信心恰恰就是黄太吉本人。
这么多年,他在私下里加强了对大金骑兵的训练,但始终都练不到当年那五百骑兵的那种层次。
现在,骑兵的数量才是大金骑兵惟一的优势。
在黄太吉看来,只要墨家不与大明联合,即便墨家能源源不断的练出那样的骑士,也会因为缺少战马,而不可能组建起大规模的骑兵。
…………
“这么说,这群人肯定不是明廷的使者了?”多尔衮皱眉。
“嗯!”黄太吉点点头,没有什么表情,道:“更像是逃难的,有不少老弱妇孺。”
逃难?多尔衮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从什么时候开始明人逃难往辽东逃了?
难道是南边发生了什么事了吗?
思及此处,多尔衮好奇的看向黄太吉,问道:“大汗,俺出征的这段时间,明廷发生什么事了,难道墨家又出手了?”
听到弟弟的询问,黄太吉这才记起对方并不知道大明朝廷的事情,于是拍了拍锃亮的额头,然后将这些事情都说了出来。
多尔衮听罢之后,就沉默起来。
这到底算不算是墨家出的手?毕竟抓人的是崇祯皇帝。
若是这样的情况,那现在遇到逃往这边的人也不稀奇,毕竟这边已经有许多在大明混不下去的人,文臣武将都有。
可这样一来,这群人真的就与大明议和的事情无关了啊。
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尽早与大明议和,共谋墨家才是关键。
这才不到半年墨家的地盘又大了一辈,这样下去的话,灭墨家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判断与黄太吉说了一下。
黄太吉听后,点点头道:“本汗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反正有人总不会是坏事,能多了解一下明廷的情况也是好的。”
不管是黄太吉,还是多尔衮,尽管他们能够知道大明朝廷所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细节的掌握还是不到位。
相比之下,现在的多尔衮还是比较在意灭墨家这件事,根本没有心思想别的。
于是他开口建议道:“大汗,俺觉得这次若还是没有什么进展的话,咱们干脆直接派个使者过去找明廷的皇帝谈谈,不能再等下去了。”
其实黄太吉比多尔衮更加焦虑,他实在搞不清楚自己三征察哈尔先后用了七年多的时间,而墨家扩张的为什么这么快。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