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73章 步步紧逼

    听到老爷问起自己的父亲,廖安面露悲伤,摇了摇头说道:“多谢老爷挂念,家父依旧了无音讯,而且如今的京城里东厂的眼线太多了,不容易查。”

    “哎!”钱士升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此事是老夫大意了,你父亲只怕是凶多吉少了,还是先让人撤回来吧,我准备让人在祖宅那边给你父亲立个衣冠冢。”

    这话里的意思是廖福入钱家祖祠,受钱家后人香火,此乃大恩惠。

    廖安感激莫名,当即跪下磕头,动容道:“谢老爷!”

    钱士升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脑袋,感慨道:“起来吧,得空回去一趟,祭拜一下!”

    “诶!!好!”廖安擦了擦眼泪,然后立即起身。

    接着,钱士升从桌案上将从墨家那里得到的书册递给对方,说道:“回去之前,你安排人带着它去京城一趟,只要被东厂的人盯上,就把它交上去。”

    一谈到正事,廖安立即收起悲伤的情绪,赶紧答应一声,然后将书册接了过来,小心的放入怀中,接着就准备告辞离开。

    却听钱士升又开口嘱咐道:“这次找几个外人就行。”

    廖安点了点头,然后就离开了。

    廖安离开之后,钱士升重新坐到桌案前,嘴角露出浅笑:“总不能一直让老夫一个人在前面顶着,想要躲在后面看戏,那得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格!”

    …………

    崇祯八年,正月初六。

    正旦也就是春节,刚过没几天,方正化就拿了一个书册急匆匆的进了皇宫。

    崇祯皇帝自从知道勇卫营三个月就可以成军之后,就天天算着日子,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此时见到方正化的神情,就知道肯定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或许是经历的多了,他的内心倒没有什么波澜,就这么淡定的等着对方将事情说出来。

    方正化进入殿内之后,立即将手中的书册呈上,同时开口说道:“陛下,奴婢今儿个抓了几个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了几本一模一样的书册!”

    说完,他禁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崇祯皇帝伸手接过书册,然后瞥了一眼方正化,好奇道:“你很紧张?”

    方正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当即跪下说道:“奴婢君前失仪,请皇爷责罚!”

    “行了!起来吧!”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然后就打开了书册。

    接着整个大殿就安静了,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

    华夏报社的第一期报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张溥的案子。

    这里面就牵扯到了一个非常着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与五人墓碑记有关的天启年间江南抗税之事。

    张溥这个人之所以在读书人中会有这么高的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崇祯元年的时候写了这篇名叫《五人墓碑记》的碑文。

    整个碑文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然而现在华夏报刊中的描述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书中着重点出五人的身份: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轿夫,颜佩韦和马杰是商人,沈扬是贸易行中间人,杨念如是卖布的。

    指出这五人皆为商贾,并非底层百姓。

    所以这一事件的本质就是商贾联合士人蛊惑百姓搞的暴力抗税!

    而身为复社二张之一的张溥则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所谓的《五人墓碑记》只是用来博取名声的工具。

    这里面不仅有张溥对于此事的供词,还有其他犯罪事实的供述。

    像张溥这样的人一辈子不可能只做一件恶事,所以报刊上面记录了不少相关罪名。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大明这些文人不能轻易的洗白。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上了眼睛。

    良久,嘴里吐出一个字,“查!”

    然而这一字出口,方正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跪下,大着胆子说道:“皇爷三思啊!这要是查下去,恐怕要兴起大狱啊!”

    他自然都看过了册子上的内容,知道在张溥的供述中,牵扯到了许多人,这些事情一旦查下去,恐怕会出大事。

    听到这话,崇祯有些压不住火气,怒道:“不查行吗?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朕能视而不见?”

    这可不是密奏,不是他想压就能压得下的。

    很明显,得到册子的绝不会只有他自己,而且得到的人也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假定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那么身为大明天子的他就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装聋作哑。

    因此他别无选择。

    更何况,崇祯皇帝也算是借此,看清了更多的事情。

    只不过他没想到,在钱士升的助力之下,他自己已经算是最早一批见到手册的人。

    这样一来,倒让萧云省了几个月的功夫。

    原本报刊刚开始的传播一定会很慢。

    因为正常的士大夫就算看到了,也不敢乱传,甚至会销毁。

    然而当张溥和张采的家被抄的时候,有些事情就捂不住了。

    很快墨家的报刊就暗地里传播开来。

    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复社的集会变少了。

    前段时间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