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欺欺人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41章 自欺欺人
    此时,徐光启不急不躁的朝着下人挥了挥手。
    就见仆役从车里取出一个包裹,然后恭敬的递到徐光启面前。
    他接过包裹,将其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几本书籍,然后递给了萧云,笑道:
    “这是二十年前,我们在利玛窦利先生那里学习西学时,翻译的几本西学书籍,我们在利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大明没有的学问。可谓是倾囊相授,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
    萧云拿在手里一看,几本书上分别写着《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测量法仪》。
    他不是迂腐的人,对于眼前的西方书籍也没有什么排斥。
    若是没有之前从后世带来的东西,也肯定不介意去研究这些书籍。
    即便现在用来查漏补缺也是很不错的。
    没必要否认,西方现在在科技一途上的确领先于华夏。
    更没必要因为落后就感觉自卑,因为这与民族优劣没有太大关系。
    萧云也并不觉得那些传教士把这些东西传播出来,就能代表他们没有恶意。
    甚至他认为眼前这些知识并不属于机密。
    也不代表华夏没有等价的付出,萧云觉得以犬儒的性格,大概会给予的更多吧。
    他本人并不擅长科学,所以对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够充分,看不出这几本书到底会具有怎样的价值。
    但萧云毫不怀疑自己的推测,身为军人,他很难理解,为什么总有人会期待,外族人会无缘无故的善待自己。
    每当这时候,那些人就不会扪心自问一下,凭什么吗?别人凭什么对自己好?
    萧云永远不可能相信,那些传教士连自己的国家都是战乱纷飞,却会没有目的的、无私的去帮助救赎别人。
    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他们一定有着企图,这一点甚至不需要去调查,萧云也可以推测的出来。
    正好借这个机会,萧云准备亲自验证一下。
    这倒不是他多管闲事,也不是想拉拢徐光启,当然更不是他起了恻隐之心,乐于助人。
    这其实还是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
    萧云所了解的大部分历史信息,都是从当初手机的小说里面获取的。
    包括之前对毛文龙的了解,以及当年对孔有德叛乱的利用。
    在这其中还有一些有关于《天工开物》的记载。
    当时的小说里提到,着名的天工开物一书,本来是明末的宋应星所着,初刊于崇祯十年,而一直到后世的民国时期,才被国人关注。
    而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这本被称为世界第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着作,早已经传遍了全世界。
    但当国人想要找这本书的时候,却需要到日本求学。
    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萧云可不打算传承。
    当然不管是徐光启还是宋明星,他们着书、研究学问,都不是坏事。
    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和洋人走的太近了,又不懂得防备。
    对于这些人,萧云一时间没办法掌控。
    所以他希望这次能通过与徐光启的沟通,
    先让他们对洋人有个防备。
    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像徐光启这么大的年纪,最好是找个地方好好坐下来聊,否则时间太长他肯定撑不住。
    于是萧云将书先收起来,然后开口邀请道:“老先生一路鞍马劳顿,先随萧某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详谈。”
    徐光启此行本就是为了萧云而来,自然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
    于是一行人就朝着曲阜城的方向行进。
    一路上,徐光启也没有再进车厢,就在车厢门口坐着,走了一路,也看了一路。
    由于曲阜城的南边正好是太平军新兵基地的位置,能让徐光启切身感受到此时曲阜地区的变化。
    这时候,新兵基地的一部分屋舍已经被建了起来。
    因为考虑到徐光启不仅要和萧云畅聊,而且还要在这里等着见孙元化。所以等一行人到了这里之后,萧云就找了一间屋子,让徐光启住了下来。
    对于徐光启来说,这一路上的见闻是他在曾经的人生经历中不曾见到过的。
    走进院子之后,直接来到会客室。
    这屋里的布局和以前太平军新兵基地的几乎一样。
    小院儿加上两个或三个房间,这次萧云安排的是三个房间:一个会客室和两个卧室。
    两个卧室是分别给徐光启和他的仆役休息所用。
    萧云陪着徐光启在会客室坐下之后,将之前对方赠予的书籍拿了出来,放到桌子上开口问道:
    “萧某心中还有些疑问,老先生能否为我解惑?”
    “当然。”徐光启微笑点点头,“萧先生请问!”
    见对方点头,萧云当即问道:“地瓜,哦,你们应该称它为番薯。老先生可知道番薯是如何传入我华夏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