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明撤军了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同时将东江镇原有的兵马,调入山东协防。
    然后将唐通和曹文昭等客军撤出山东。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多余的兵力放到清剿流寇的战场上。
    等流寇一灭,再将大明的所有大军全部调集到山东,到那时登州再强也无济于事。
    由于登州这个特殊的存在,如今的朝堂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
    不管是朝堂上的党争还是暗地里的利益纠葛,都要为此事让步。
    这是在大明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局面。
    并不是两个时代的人性变了,而是因为登州墨家与儒家誓不两立。
    这样鲜明的对立关系,让大明的士大夫别无选择。
    其实钱士升也很清楚,他奏报里所说的事情,很多都是一厢情愿的,根本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能让鞑子在朝夕之间损失6000人的登州军队,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因为地盘小,就能解释得了的。
    这也就能忽悠一下满朝文武和崇祯皇帝。
    因为鞑子的战斗过程,也只有廖福了解的最为清楚。
    其他人也只知道鞑子阵亡了6000人而已。
    凭着那些人对战场粗浅的了解,根本不会有什么概念。
    而钱士升所要做的,就是让伐登之事一直拖下去,把这个督师位子坐稳,拖到时机成熟。
    …………
    对于大明朝廷的变化,萧云并不清楚。
    不过,他对于山东这边的明军兵马调动,却能够了如指掌。
    闰八月底的时候,负责在淄川一带盯住明军的蒋方平,就发现了大明兵马的异动。
    然后就立即将消息汇报给了萧云,与此同时也紧盯明军的动向。
    最后接到驻防点传过来的消息,得知明军的人马已经撤出了山东地区。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