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先发制人!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07章 先发制人!
    这次,登州这边提前得到消息之后,就有充裕的时间将边防防御体系运转起来。
    在这样的前提下,附近的作战部队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撤出或者协防的决策。
    首先由各团团长带着警卫到达指挥部参加会议,剩下的副团长负责接管。
    等团长们在会议上讨论出一套作战方案之后,再根据方案内容确定各作战部队是协防,还是执行新的作战任务。
    二十八日上午,登州收到了总管萧云从宣府发来的指令,上面简单明了,没有任何废话。只有四个字:先发制人!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登州方面收到的情报,已经不是之前的那种揣测性质的战报,而是大量的明军调集迹象从各处的联络点传来。
    等到下午的时候,徐大鹏和王宗耀两个人一起来到了平度州。
    这也说明登州的边防防御已经开始正常运行了。
    于是当天晚上,就在临时作战会议室,召开作战会议。
    同时随着开始召开会议,也就代表着临战的第一阶段完成了。
    当然若是面对的是敌人的突袭,就没有必要召开会议。
    萧云制定的这种模式,充分考虑到了突发阶段和预备阶段的不同应对方式。
    既不会因为紧急情况而延误战机,也不会因为局势复杂而毫无章法。
    所以在萧云的指令到来之前,登州已经进入了一个最佳防护状态。
    至于这条防御体系牢不牢固,那只有等接下来的战斗来检验了。
    当然萧云在这方面做得相当的专业。
    这也是在大量的推演之后才确定下来的,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临时会议室里,各部门部长、各团团长都来齐了。
    这属于军事会议,所以团长和军务部长、警务部长,才是军事行动的主要参与者,讨论行动方案。
    其他部门的人员则是列席旁听,然后可以适时提出合理建议。或者提出自己配合有关的疑问。
    会议开始后,由一零一团(一开头的是骑兵团)团长柳元化率先开口道:
    “我知道大家都挺忙的,长话短说,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收到了总管的指示,要求我们‘先发制人’!因此到了下午的时候,我们几个团长就凑在一起研究了!现在有个初步的作战方案,跟大家说一下!”
    说着看向众人,见众人都做好了准备,柳元化就继续说道:
    “首先,登州实验室和大学堂目前是由零零六团轮防,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全部交给他们。另外我们一零一团将会分出一个弓骑兵营和重骑兵营在生活区这边协防,可以处理紧急情况!”
    登州三面环海,在正常情况下,敌人不可能有骑兵进入。所以两个骑兵营足以应付所有的情况。
    目前太平军的骑兵只有两种,弓骑兵和重骑兵,至少是一人两马的配备,其中重骑兵营也并非只有重甲,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接着,柳元化站了起来,靠近桌子中间的沙盘,边指着沙盘边说道:“根据现在的情况,基本已经能够确定,对方就是冲着我们过来。从地图上看,他们只能绕过山地地形,走青州以北,朝着莱州而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济南到昌邑之间进行拦截。所以莱州府南边的两个地方高密和胶州必须先控制住,作为粮草的补给线,这里就需要两个团围城,一个团守护粮道,接着就是将安丘、临朐、淄川这三个位于泰山山脉上的县城占下。做好这些之后我们就有了足够纵深对付大明的军队。另外还有还在特训的特战队员,以及刚从宣大回来的全部进入泰山区域进行侦查,防止明军偷袭!”
    这次大家讨论的作战方案和之前萧云计划中有些区别,但战略思维是一致的,都是利用泰山山脉的山地环境,随时可以袭击明军部队。
    听柳元化说完之后,书政部部长魏道元点头道:
    “这么说我们其他部门只要配合着在高密,胶州、安丘、临朐、淄川这五个地方建设新兵基地即可。”
    “嗯,是的!”柳元化点点头,然后说道:“诸位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经过十二个团长讨论出来的作战方案,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主要是看其他部门有没有特殊的需求或者困难需要作战部队配合的地方。
    不过很显然,现在的作战方案比之前萧云一下子要占下所有泰山山脉的城池,对其他部门的压力要轻松的多。
    所以没有人提出异议。
    见此,柳元化将最终正式的行动方案说了出来,“高密由韩镇山的零零一团负责,胶州由董大成的零一二团负责、安丘由黄庆元的零一一团、临朐由赵虎头的零一零团、淄川由宋小山的零零九团,粮道由张成业的零零二团负责,剩下的五个团由零零三团的蒋方平为临时指挥员!一零一团剩下的骑兵营就在高密待命。”
    最后,整个会议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各团团长开完会之后,没有耽搁连夜返回了各种的驻地。
    二十九日,除了零零六团之外的作战部队全部到达了平度州附近。
    第二天,开始兵分两路朝着高密和胶州而去。
    从这时候起,太平军的“先发制人”已经开始。
    闰八月三日,
    济南府,
    张凤翼虽然是督师,但面对朱大典的时候总有些不自在。
    或许是自己这个戴罪立功的身份让他很不自在,总觉得对方不怀好意。
    而今天张凤翼终于等来了第一支劲旅,山西总兵张全昌的两万人马。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