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3章 传出去,京津驰道不修了!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元辅,自我等推行新政至今,朝廷形势一片大好,但东林党人依旧负嵎顽抗,占据南方与我等作对,企图伺机而动,这东林党人是贼心不死啊."

    "大明的未来有我等新党就够了,东林旧党那些腐儒不自己找个地窖腐烂发臭,偏偏还挡在我等身前碍眼!元辅,我们不能在这么容忍下去了."

    张好古静静抿了口茶,没说话.

    张瑞图在新党的地位不低,是绝对的核心人物,又是当朝次辅兼礼部尚书,执掌文教与朝廷喉舌,他要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单纯的是张好古的工具人,那谁也不信.

    人都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欲望的,说张瑞图要挑战张好古的位置,那没这个可能,但说张瑞图想让新党的势力更进一步,这不仅仅是张瑞图一人的想法,是新党上下都有的野望.

    谁不想彻底干掉东林党,让新党彻底执掌朝野?

    眼下大明越来越强盛,新党的成员在各地发光发热,眼看着新党势力越来越大,未来前景越来越好,大家伙也都是蠢蠢欲动,有种迫不及待的把东林党扫进垃圾桶的欲望.

    这不是张瑞图一人的想法,也不是张好古说控至就能控至的.

    新党发展至今,张好古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和一把手这没错,但新党上上下下那么多人,都指望着他,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野望,哪怕张好古不想争新党上下也会逼着张好古与东林党去争,因为你到了这个地步,到了这个位置,这种事是无法避免的.

    就算如今坐在首辅位置上的不是张好古,是什麽李好古,王好古也会如此.

    眼下这些东西,张好古还能控至,但他已经看见不远的未来,新党所形成的大势将他裹挟,带着他不断向前,向着未知.

    见张好古没说话张瑞图继续说道:"元辅,魏相和黄相,今年一个五十五,一个六十三了,他们也该退了,也该让一让位置了."

    五十五,六十三,老吗?

    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看起来已经是老朽了,但是在朝廷里,五十五和六十三这还是壮年啊,五十岁能成为内阁阁老,这就是很厉害了,运气好能在内阁待十几年呢.

    莫说六十三,就是六十五又如何?

    看看严嵩,六十三岁才入内阁,随后在内阁待了十五年,这时候都七十八了,但人家偏偏又再度入阁,先后把持朝政二十四年,到了八十七才病死.

    因此六十三岁的内阁阁老,还年轻嘛.

    而且年龄若说老,内阁除了张好古和卢象升,还真没几个年轻的.

    张瑞图今年也六十一了,刑部尚书乔允升今年四十九,兵部尚书刘鸿训今年六十六,而工部尚书徐光启,今年六十八了.

    张好古知道张瑞图的意思,徐光启再不入阁,就真没什麽机会了.

    所谓的魏广微和黄立极年纪太大该让位,就是该让他们下来,让徐光启入内阁了.

    这样不仅新党的势力能进一步扩大,打击南边的东林旧党,还能让徐光启这个新党老人进入更重要的位置,从而让新党进一步掌控朝政.

    徐光启这些年掌控工部,为了大明的水利建设兢兢业业,不辞辛劳,按功绩,的确够入阁了.

    谁又不想入阁拜相,青史留名呢?

    想到这,张好古终于是开口了:"这杨家的事,背后牵扯着谁,你们查出来了?"

    张瑞图说道:"开州那位."

    张好古点了点头,起身说道:"这件事,我不知道."

    三人眼看着张好古离开,张瑞图终于是松了口气,笑着说道:"元辅是同意了,这件事我们可以做下去了."

    卢象升叹了口气:"我总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好."

    卢象升是耿直性子,张瑞图清楚,因此他笑着安抚道:"这件事,卢相你不用管,我借一下你手下的人手即可."

    翌日,张瑞图找来了崔成秀和孙奇逢:"启泰啊,京津驰道,眼下还是卡在杨家那里?"

    孙奇逢说道:"没错,杨家咬死要三十万两银子,不松口."张瑞图笑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不修了."

    "先不修了?"孙奇逢懵了,张相这什麽意思?

    张瑞图解释道:"这件事啊,已经不单单是杨家的事了,还牵扯到杨家背后的人.因此你放心,此事不会影响你的位置."

    "这件事,咱们先放出风去,说因为杨家狮子大张口,这京津驰道修不下去了."

    "如此一来,京津驰道的股票必然下跌,而天津已经购买商铺\修建仓库的那些大商人和持有京津驰道股票的商贾\朝廷的百官,必然会担心手里股票不值钱了,这样一来,我们的第一步计划就完成了."

    "不替那么多大商贾的影响力,就是朝廷百官所形成的压力,就够杨家背后那人吃一壶!"

    孙奇逢说道:"如此一来,杨家背后那人迫于压力必然会有动作?"

    张瑞图高深莫测的笑道:"不不不,如此一来,这朝野舆论一起,必然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而这有心人,必然会去调查杨家的情况,只要调查杨家的情况,杨家背后那人出不出来,已经无所谓了."

    崔成秀眼前一亮:"张相这招投石问路接抛砖引玉,用的高啊."

    "杨家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只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那杨家必然会彻底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到时候一些事被那些御史知道了,不用我等发力,杨家就得玩完,而且还不会引起任何怀疑,民间的商贾百姓甚至还会叫好."

    张瑞图抚须笑道:"没错,杨家挡了天津商贾和百姓的财路犹不自知,我们稍微一推,他们得罪的就不仅仅是天津的商贾和百姓,还有京师百官,这大明南北各大商贾,到时候墙倒众人推,杨家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