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7章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得益于大报恩寺的名气,平日来这里上香许愿的达官贵人着实不少。而弘进法师在接待他们的过程中,官员们往往也会跟他谈及治理地方的一些琐事。
    
    这样的消息层面,可不是普通百姓能接触到的。弘进法师听得多了,眼光见识自然也高于普通人。
    
    虽然只是个出家僧人,但这应天府的社会状况,弘进法师甚至可能要比一些吃公门饭的人更为了解。
    
    所以当陶弘方问及本地可用于组织以工代赈的大型工程,弘进法师不假思索便能娓娓道来,这也让陶弘方颇为惊讶,没想到一介僧人,对地方政务这方面的认知水平竟然如此之高。
    
    但他旋即又想到,若是弘方法师没有一定的能力,早先石迪文又怎会看中这里,让大报恩寺这些僧人负责官方指定的赈济物资发放工作。
    
    陶弘方由此推断,弘进法师应该还有更多的干货,当即摆出谦逊的姿态,向他继续咨询细节。
    
    弘进法师见这位年轻的父母官如此诚恳,也是将自己所知的信息和盘托出,希望能助他解决当前的难民问题。
    
    两人在禅房中一番畅谈,时间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这时有僧人来请示弘进法师,时辰已到,是否开始施粥。
    
    弘进法师望向陶弘方征询道:“大人,您既然是来巡视赈济状况,何不亲自去寺门那边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向百姓们发放食物。”
    
    陶弘方欣然答应,便随弘方法师又回到寺门。这里已经架起了数口装满米粥的大锅,应该都是从寺里厨房熬好再送过来的。
    
    而排在寺门外的几支难民队伍,比陶弘方来时所见又长了一倍有余,蛇形长队最远处已排到了一里开外的地方。
    
    这些难民大多面容枯槁,精神萎靡。有些离寺门较远的,大概是连多站一会儿的气力都没了,干脆席地而坐节省体力。
    
    队伍虽长,不过秩序还算不错,倒是也没见有人插队。当然这或许也是因为今天现场维持秩序的除了大报恩寺的僧人之外,还有上百名荷枪实弹的海汉兵。
    
    “大人,可愿亲自为百姓施粥?”
    
    听到弘进法师的问询,陶弘方回过神来,点点头道:“好!身为南京的父母官,这也是我该做的事!”
    
    弘进法师迈步走到寺门外,这些难民显然都认得他,很多人都向他合十行礼,呼喊他的法号。
    
    弘进法师作个手势,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然后才提高了音量大声说道:“各位施主,今日我应天府新任父母官陶弘方陶大人亲临本寺,为大伙儿施粥。陶大人说了,海汉国不会坐视百姓苦难,很快就会想办法解决大伙儿的生计问题!”
    
    难民们听说弘进法师身边这年轻人便是新任父母官,立时便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只盼着陶弘方受到热捧之后,能真的兑现承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陶弘方见弘进法师示意自己也讲两句,便上前朝寺门外黑压压的人群拱了拱手道:“各位父老乡亲,如今两国战事已终,大伙儿尽可放心返乡,恢复正常生活。”
    
    人群中有人应道:“这位大人,不是我们不想回去,实在身无分文,没有返乡的盘缠啊!”
    
    陶弘方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声音,继续说道:“请各位放心,官府很快就会给大伙儿安排差事,到时候出工拿饷,攒够钱就可以返乡了!”
    
    “相关的告示,到时候会在城南各处张贴,大报恩寺这边肯定也能看到,各位只需按照告示内容,去指定的地方报到,自会有人分配任务。”
    
    陶弘方与弘进法师攀谈之后,对于以工代赈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不过眼下还不是公诸于众的时候。他设想的方案能不能实施,还是得回去跟下属们再商量商量。
    
    最重要的是,此事一定要得到石迪文的支持,否则施工方案和所需的大量劳动工具,仅凭陶弘方自己可没法解决。
    
    陶弘方的简短讲话在难民人群中引发了小小的骚动,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肯定不愿意长期依靠着一天两顿稀粥过活,如能有维持生活的差事,他们当然想尽快摆脱目前的这种状态。
    
    于是在随后施粥的时候,很多难民都趁此机会向陶弘方道谢,甚至有人毫不遮掩地称他为“青天大老爷”,倒是让陶弘方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什么都没开始做,只是来大报恩寺画了个大饼,就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