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92章 开门,自由贸易!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国所影响的第一个国家就是朝鲜,朝鲜做生意,一个是大明,一个是东瀛,至于满清根本不在朝鲜的考虑范围之内。

    自从朝鲜亲爹,朝鲜君臣的新一任亲爸爸朱由校将大批火炮送予朝鲜,帮助朝鲜在边关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设置炮台安置火炮之后,满清再想去朝鲜打家劫舍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朝鲜本身又是多山少平原的地形与东瀛相符,多山就多矿,例如朝鲜多煤炭,东瀛多银矿一样,这些都是可以互相贸易的。

    朝鲜的煤矿不仅仅是出口到东瀛,大明也愿意帮助这个乖儿子,一项是有多少要多少。

    但朝鲜也不仅仅有煤炭,还有不少东西是东瀛需要的,二者虽然打了不少年,但如今互相贸易也习惯了,如今东瀛突然断了和朝鲜的贸易,让朝鲜君臣一下子懵了。

    如今朝鲜的国君李倧就有些不解。

    说起来,现在李倧所面临的局面可比历史上好多了。

    按照原有历史,李倧面临内忧外患,内有李适之乱,随

    后阴谋叛乱不断,外有满清崛起,把朝鲜给蹂躏了一遍又一遍。

    但如今,李倧已经没有外患了,强大无比的大明帮助李综大大缓解了满清的威胁,如今不是朝鲜担心满清入侵,而是满清皇太极担心什么时候大明就和朝鲜同时出兵灭了自己。

    没了外患之后,李倧可以更专注的对待内部问题,同时大明开放性的政策也让李倧看到了缓和矛盾的机会,他开始鼓励朝鲜的世家大族们出海做生意,让这些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赚钱身上。

    而朝鲜的世家大族跟在大明后面还真赚取了不少金银,朝鲜内部的矛盾也被缓和下来,加上李倧早就得到了朱由校的承认,如今是大明册封的正统朝鲜国王。

    对付李倧容易,但李倧背后可有朱由校呢,对这位大明天启皇帝,草原诸民的纳仁大可汗,李倧可是恭敬的很,每年朱由校寿辰,皇后张嫣寿辰包括太子朱慈燃的生日的时候,李倧安排在大明的常驻使者都会送上李倧的礼物。

    甚至内阁诸位阁老的生日李倧都没放过,该送上的礼物就没缺过,虽然不会特别值钱,但都是用心的小礼物,凭借这份心,大明的最终决策层对李倧感觉都不错。

    不仅如此,李倧还把自己的嫡长子,昭显世子李漥送到了大明京师读书学习,明摆着把下任继承人都选择好了,哪怕自己被推翻了,大明也绝对会选择一个熟悉的可控的人当下一任朝鲜国君,那个人必然是在大明顺天府读书学习的昭显世子。

    因此这段时间李倧过的日子很舒服,朱由校和张嫣都赏赐给了他不少财物,他也派遣商队去大明,去东瀛,甚至去南洋做生意,给王室积攒了不少金银。

    外患没有了,内忧缓解了,甚至王室有了足够的财富可以训练军队,自己挥霍。这本来是三重喜悦,怎么现在突然被打断了呢?

    得到东瀛突然拒绝继续和朝鲜贸易并不允许朝鲜商船靠近东瀛后,李倧叫来了大臣们。

    诸位,德川家为什么拒绝和我们的生意?这不是我们朝鲜和他们互惠互利的生意吗?有人思维开始发散:难道有人私下里给了德川家更好的待遇?

    但这个思路立刻被人否定了:开什么玩笑!我们垄断着和德川家的贸易,谁还能偷偷越过我们和东瀛做生意?大王,臣怀疑是东瀛内部出了问题,说不定德川家的统治已经不稳固了。

    这个思路提出来,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一些朝鲜大臣想着之前万历二十年的时候丰臣秀吉入侵朝鲜那一战,打的丰臣秀吉伤筋动骨不提,后续天下还被德川家给夺了。

    当时距离现在也不过半百不到,德川家完全有可能出现了内部问题啊。

    这时又有人说道:大王,臣倒是得到了一个消息,不仅仅是我们,其他诸国的商船也不允许靠近东瀛了。那些西洋人都被拒绝在外。

    有人忍不住惊呼:难道是上国要独占东瀛的市场吗?

    开什么玩笑!上国海纳百川,包容天下,上国的气魄会做出这种事吗?别忘了,我等都是依附上国存活!一位大臣严厉的驳斥着。

    李倧也是立刻说道:不错,若没有上国,朝鲜是不会有现在的太平,我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对外贸易也是上国允许,我们跟在上国后面才做起来的。若是上国想独占市场,我们根本不会有机会。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都可以怀疑,但上国不能怀疑,爱卿你失言了。

    说话那人立刻伏地:臣昨晚没有休息好,昏昏沉沉说了胡话,请大王降罪。

    李倧斥责几句算是把这件事揭过去,话题又回到了东瀛为什么要拒绝和朝鲜继续做生意这件事上。

    又有人站出来说道:大王,臣得到了一

    些消息,现在和东瀛做生意最方便的,是尼德兰人。哪怕是上国的商船,想要到东瀛做生意都不方便。

    李倧皱起了眉:现在就算是上国要在东瀛做生意都很困难吗?那我们还在东瀛的商船和人手呢?

    大臣们叹了口气,沉默起来。

    很显然,那些人手和商船,包括钱财货物,估计都回不来了。

    李倧说道:派人去和东瀛交涉,不做生意可以,但起码把我们的人和船放回来。

    李倧还抱着希望,毕竟朝鲜也不是小国,如今贸易兴起,经济发展极快,军队装备和人手都有了长足发展,可以说比万历二十年时期强多了。

    东瀛应该不至于彻底把朝鲜得罪死,困在东瀛的那些人和船还是有希望回来的。而此时的长崎情况却是完全超乎李倧的预料。

    不仅仅是李倧,朝鲜的君臣也好,西洋的商人也好,哪怕是大明,都没想到如今的长崎对外来人到底多么严苛。

    西洋商人,朝鲜商人,其他诸国商人都被收缴了货物,商船被扣押,不允许离开长崎,也不允许返航,因为如今幕府的政令就是不允许出海而外人只允许在长崎活动。

    偏偏长崎町又划分诸多区域,将这些外来人限制在一小片范围之内,同时对待这些外来人收取各方面的高额金钱,无论是住宿还是吃饭都是如此。

    甚至长崎町的足轻会用各种方法找这些外来人的麻烦,逼迫他们掏钱解决麻烦。种种行径已经逼得这些外来人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了。

    他们被困在长崎町内,离开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