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吞多少银子,那些洋人一船船银子送进来,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魏公公颇为得意的说道。
是啊,大明坐拥天下,富有四海,这有着近四千万户百姓,万万里疆土的庞大帝国,吞噬着无穷的金银,这点银子在大明还真溅不起多少动静来。
但朱由校还是感觉到了一些不安,这么多银子流入大明,真就是好事吗?
思来想去,朱由校伸手点了点:把,把师父,还有卢阁老,钱阁老叫来。
很快,随着内侍传话,张好古,卢象升,钱谦益三人来到武英殿中。
参见陛下。免礼。
朱由校没那么多繁文缛节,也不喜欢多少废话,他很直接的问道:朕听说眼下流入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了,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的地方,所以找你们来,想一起看看。
卢象升眉头一皱,流入大明的银子越来越多了,这是件好事,也不是什么好事,前者是因为大明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商贸中心,全天下财富汇聚之地;后者则是因为海量银子涌入必然引起物价的波
澜,尤其是对宝钞的价值会造成冲击,这对大明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钱谦益也是嗅到了一点什么,三人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朱由校问道:可是有什么发现了?
卢象升解释道:陛下,假如朝廷原来有一百万两银子,以大明的丰富物资来说,这一百万两银子就非常值钱,是硬通货。可后面又来了一千万乃至更多的银子,大明的物资还是这么多,但银子已经不如之前值钱了,这就要百姓用十两银子去购买原来一两银子的东西。
百姓的收益没有多少增长,但花销却是越来越多了。朱由校点了点头:是啊,银子多了,就不值钱了。
钱谦益补充道:陛下,臣是认真研究过陛下和元辅制定的宝钞策略,以大明国库中的金银为根本,发行宝钞,普及大明两京二十四省之地,再到如今普及朝鲜、东吁、大城、南掌再到南洋的苏禄、文莱等国,乃至东边的倭国如今都在使用我大明的宝钞,可见我大明宝钞的流通和信誉。
这其中,一半是因为大明富有四海,金银众多,另一半则是因为朝廷自身的信誉,朝廷君临天下,诸国臣服,而大明物产丰富,各国都需求我大明的东西,那自然需要用我大明的钱财来交易,如此朝廷的宝钞自然流通的顺畅。
如今朝廷借给南洋,借给民间的宝钞何其多?如果银子越来越多,宝钞是不是要随之增印?那宝钞必然会贬值,如此一来,百姓花费增多不提,朝廷的宝钞也要迎来一次冲击。最显眼的,之前借给南洋的宝钞都是值钱的,可随着宝钞贬值,他们还进来的宝钞还是原来那个数,可那个数只等于朝廷先前投资的十分之一乃至更少啊。
张好古点了点头:不错,随着大明拥有的银子越来越多,这些是无法避免的。
陛下,如今大明的宝钞看似是以金银为根本,但实际上,是以银子作为主要,因为南洋各国也好,西洋各国也好,和大明的交易,都是银子和商货,这银子和货物之间已经挂钩了,银子多了,朝廷的宝钞必然会迎来冲击乃至贬值。
银本位,对朝廷来说,终归是不利的。例如那倭国,拥有的银子何其多,天生就有大银矿,能开采多少银子?
而且如今各国银子流入大明,那么各国未来肯定会变动,若是西洋各国都变了,大明不变,到时候大明一不留神财政崩溃都有可能。
听着内阁的分析,朱由校也是皱起了眉头,如今的大明可不是之前的汉唐两宋啊。
汉唐两宋时期,中原还是缺银子的,为何一直以来铜钱都是作为主要流通货币,还不是中原缺银子,而金子又太贵重。
在汉晋时期,金子是要作为祖先陪葬之物埋到地下的,那些王侯将相一个个将大量金子带到地下,这让金子愈发稀少珍贵,不然金贵一词怎么来的?
可与金子相比,银子更是稀缺,甚至有白金的称呼。
哪怕到了唐代,宋代,铜钱依旧是最主流的货币,银子照样稀缺,银子可不是用来吃喝的,那都是和金子一样用来大宗交易的。
也就是明代,随着各国与大明贸易,银子越来越多,眼下才成了主要的货币,大明也借着海量银子为根本开始发行全新的宝钞体系。
可以说宝钞体系就是建立在银子上面的。
但以银子为根本建立的宝钞体系实在是不安稳,因为世界行情变化太多,银子远远没有金子那般稳定,因此金本位的货币才是最稳定的,毕竟哪怕到了后世,各国别看是以国家信用发行货币,但也是隐性的金本位。
张好古思来想去,说道:陛下,臣以为,宝钞不能再和银子继续绑定了,这样下去,对朝廷不利,对宝钞也不利,货币价值要是单纯暴跌了还
好,可若是再有有心人趁机捣乱,朝廷可能会破产的。
朱由校点了点头:师父说的不错,银子和宝钞挂钩适合之前的大明,但眼下朝廷拥有的银子越来越多,天下散落的银子也越来越多,这宝钞再和银子挂钩那朝廷就太被动了。
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把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里,几位有什么好意见?
卢象升说道:回陛下,臣以为,把宝钞和金子挂钩,更好。金子?朱由校思索起来。
张好古原本想的是直接建立大明信用体系,毕竟如今大明已经君临东方,更是世界商贸中心,四海财富沉淀之地,以大明的国力信用,推行宝钞应当是可以的。
但卢象升想要把宝钞和金子挂钩,这也是妥当的做法。
毕竟总要有个够分量的来坐镇,单纯的信用体系,还真不如金本位。
毕竟金子总是比银子稀缺,银价可远远没有金价值钱。
朱由校缓缓说道:说起来,先前西洋各国和我大明贸易,倒是金银都有,可如今,却是以银子为主,金子倒是稀少起来。也是,金子每个国家都需要,都要存着,这金子总是比金子值钱。无论什么时候,金子都是硬通货,把宝钞和金子挂钩,倒也合理。
张好古也是说道:臣认同卢相的意见,这天下生产银子的地方很多,例如那倭国就有一个巨大的银矿,单单是我大明缺少足够的银矿而已,但在世界上,银子永远是比金子多的。金子比银子稀缺,比银子贵重,把金子拿来和宝钞挂钩,更能体现宝钞的份量。
钱谦益补充道:臣也认同金子。大明眼下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银子要是冲击市场,大明现在辛辛苦苦建立的市场会直接崩溃,不如把银子换为金子,如此一来,在各国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