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随着无人机传递实时画面。
双方坦克接近300米,达到狗斗之前距离。
谢廖沙下达火箭炮开火命令。
同时命令,T90M趁着炮火延伸野战军陆群动链,全速突击,撞碎214团!!!
天空!
嗖!嗖!嗖!
火箭弹如雨呼啸飞翔。
落地延伸覆盖,正式打响炮坦协同节奏。
面对红色爆熊开启突击加速。
方战面无表情,同样下达火箭炮开火命令。
选择以对攻打对攻。
把运动战,变成撞车大战,狠心了要靠步坦协同优势,硬干 装甲旅。
一时间,炮击!冲锋、规避、集群绞杀,大炮辅助,陆战高朝到来。
龙江平原大地,双方碰撞,错车,冲锋箭头分别刺入对方陆群序列,如古老的重骑兵互相冲阵,肆无忌惮地破坏敌人组织力,而直接在接触面的数十个坦克车组,则不断上演战损爆车,后续波次,也以大无畏气势替补。
打爆一辆跟上一辆。
总之双方的速度,绝不会因被轰炸变慢,维持着炮射极限的坦克半速,将战争力里的冲击一项,发挥到极致。
轰!
轰!
轰!
时间,5点30分。
激烈交锋持续30分钟。
坦克决战到了最惊心动魄时刻。
陆群动链穿插的双方,交战纵深到了恐怖10km。
也就是说,战斗战场区域,拉到数十平方公里。
数百辆车组,几千名战斗人员,在狭小的范围内厮杀。
部分区域,两军坦克距离只有二十米,狂暴的迂回对射。
乃至,在30分钟内。
直接撞车事故发生了两起。
一辆96A和一辆T90M。
分别被挤到侧翻。
如果此时从天空俯瞰,坦克决战彻底打冒烟了,钢铁履带冲锋碾压痕迹,在平原留下千沟万壑。
到了这一步,10Km纵深,谢廖沙清楚,陆群冲击潜力已经耗尽,必须尽快上预备队了。
否则,这么打下去,缺少步坦协同。
拼消耗, 旅会被102和214团合力耗死。
不能给蓝色炎魔步兵太多机会。
“命令,坦克4营、坦克6营,分别从两翼绕出,在4km、8km节点,完成穿插。”
“收到!”参谋答应后立刻下达指令。
轰隆隆。
三十秒后,早就做好准备的红色爆熊预备队坦克营上了。
“全营突击。”
“连队间隔1.5公里,500米深度,战术穿插。”
营指挥车下达指令。
面对对手压上所有机动力量。
方战早有准备。
将214团最后两个坦克连队派上去。
阻挡红色爆熊完成穿插动作。
与此同时,大校命令陆群内协同的空降兵部队,有规律向两翼移动,集中穿插节点区域,一句话,用充沛的步兵力量,补充两个坦克连队,干爆突过来的红色爆熊装甲力量。
别问方战怎么判断谢廖沙穿插节点。
问就是浅了。
大家都是高级指挥官。
战争意识和基本素养在线。
难道红色爆熊不搞中段穿插,跑到纵深1公里节点去分割?
请问,那是分割啥呢?
交战队伍都拉到10公里了,必须打重心点啊。
红色爆熊的两个坦克营运动速度极快。
以满速度狂飙。
而214团迎上去的坦克连也不甘示弱。
两股在陆群范围之外的小规模装甲会战在25分钟后打响.. ..
穿插部队有数量优势,214团坦克连则有地利优势。
又不是野战军坦克连着急运动突入纵深。
自然守着绝佳炮射位置。
轰!轰!轰!
双方在2km距离就开始打波次齐射。
不得不说熊国装甲兵有两把刷子。
坦克连虽然占据了优势位置却还是吃了亏。
本来数量就少,一吃亏就更完蛋了。
加上,谢廖沙命令部队把最后的喀秋莎火箭弹打出来。
214团坦克连战损严重。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