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7章 新科进士的聚会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同科进士们的聚会,这在大唐是非常常见的。

    大唐自从科举考试以来,同榜进士就是很强的政治联系,同榜进士之间互相提携,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一种紧密的关系就是考官和考生之间的紧密联系,唐代尤其注重师生之谊,主持科举的主考官被称之为座师,座师和考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很强的政治关联,其紧密程度不亚于汉代的举主和被举荐人之间的关系。

    弥漫在整个中晚唐的牛李党争,之所以牛李二人能够形成这么大的朋党,也和他们多次出任主考官,成了不少官员的座师有关。

    同科进士之间的聚会,又分成大聚会和小聚会,岁末地方官员会进京述职,任满的官员还要向吏部汇报工作,等待新的工作安排。

    所以同科进士们往往会在岁末举办大宴会,和来京的同年一起欢聚,这时候往往还会邀请座师光临,这算是同科进士之间每年固定的聚会。

    这种同科进士之间互相联络感情的好方式,而进京述职的外任官员,也可以通过聚会打探到长安最新的消息,和同年联络感情。

    王成伟他们是第一年科举,所以还没有举行大聚,今天的聚会只针对在长安为官的同年,算是小型的聚会。

    就算是小聚会,那也是有区别的,在京同僚家中各有红白喜事,这些酒宴就是同年聚会的机会。

    不过大家都是刚入官场的新人,公务繁忙也不可能每场应酬都参加。

    可是今天不同,因为今天是状元公王成伟召集的聚会,这是王成伟年后第一次举行聚会,在长安所有同科的进士都应邀出席了。

    这次聚会的地点是陇右会馆边上的甘泉楼,这座酒楼是年后新开的酒楼,但是开张之后迅速名扬长安城,主打的就是一个陇右特色菜。

    甘泉楼自然也是玩家的产业,这家店主是从进入游戏之后就深耕于美食的玩家,当年他在沙州开的酒楼就生意火爆,庞亚威也曾经在他的酒楼中卖过煎饼。

    如今庞亚威已经弃商从军,带领着骑兵在漠东的老林中清剿各种胡人部落,但是老板依然初心不改,坚持美食道路,并且将酒楼开到了长安城。

    韦应物和顾况拿着伴手礼,看着富丽堂皇的甘泉楼,两人也是满肚子的疑惑。

    他们和王成伟的关系极好,每次休沐也都是一同出行,互相之间也经常小酌聚会,但是王成伟担任万年县丞为人低调,每次小聚也都是街边小馆子。

    作为新科状元,王成伟着实低调了一点,不过他在万年县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今朝廷上对他的称赞不绝于耳,不出意外他说不定就要高升了。

    如今长安城中又传出王成伟和宰相崔光远家女儿的情事,若是能成为宰相的乘龙快婿,王成伟未来的官途更是不可限量。

    所以在官场上王成伟一向是谨言慎行,今天却如此高调的在甘泉楼举行宴会,这都让韦应物和顾况有些疑惑。

    等到韦应物和顾况登上甘泉楼,看到空荡荡的一楼二楼,难道状元公将整个甘泉楼都包下了?

    要知道甘泉楼是如今长安城最热闹的酒楼,在休沐的时候可是一座难求。

    就算是平日晚上就餐也要排长队,王成伟竟然如此大方的将甘泉楼整个包下,更是让韦应物和顾况觉得诧异。

    在小厮的引导下二人登上三楼,此时已经有不少同年在席上了。

    作为邀请人的王成伟正在和一名同年寒暄,见到韦应物和顾况,王成伟连忙迎接上来,将两人引入了席上。

    等到最后一名同年抵达,王成伟开始了宴会。

    为了这次宴会,王成伟专门请来了如今名满长安的琵琶行来弹奏,自从上一次余潇潇和苏暖在皇宫献上了歌舞之后,琵琶行的生意更是好的不得了。

    但是苏暖和余潇潇也定下了规矩,要听曲儿可以,必须要亲自来琵琶行听,一概不提供上门服务。

    有着公主的撑腰,苏暖和余潇潇的琵琶行竟然在长安撑了下来,如今长安的王公贵族想要听曲儿,都要乖乖的来琵琶行里现场听。

    只不过余潇潇也在演出舞台上增加了视野更好,更有私密性的包厢,方便这些达官贵人在琵琶行听曲儿。

    王成伟竟然能够请来琵琶行的人出来演出,众多同年对他的眼神又变了,要知道只有公主府才能邀请琵琶行的人去公主府演出,就连太子和齐王都不行,没想到王成伟也有这么大的面子。

    只不过今天没有上陇右名酒沙洲烧,王成伟准备的是陇右新酿的葡萄酒,这种如同血一样的美酒度数不高,但是带有浓烈的葡萄香气,很受到那些不喜欢高度酒的人欢迎。

    酒过三巡,王成伟终于说起了正题。

    “诸位同年,今日请大家过来,是为了朝廷一件大事。”

    王成伟很少有语气如此严肃的时候,如今他做了万年县丞,管理半个长安城,也有了一番主政一方的气势来。

    这是那些担任御史、校书郎的同年进士所没有的气势,韦应物和顾况都不由的想到了在朝会上见到宰相尚书时候的样子。

    王成伟接着说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朝廷要发行新钱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进士出身就是大唐的选调生,要比普通同僚更有前途。

    当你比别人更有前途的时候,自然也会比别人更受到器重,更能够得到一些普通官员得不到的消息。

    朝廷铸造新钱的消息,其实在消息灵通的官员们之间已经传开了,毕竟铸造新钱需要涉及户部和工部等多个部门,经手的官员也不少,大唐朝廷又和筛子一样,根本藏不住消息。

    不过在场的都是刚刚进入官场的新人,他们虽然消息灵通,但是知道朝廷要发行新钱,也只不过是他们私下里的谈资,其实和这些低等级官员没什么关系。

    对于朝廷发行新钱这件事,是皇帝和宰相们共议的,就算是顾况和韦应物这样的御史,也对发行新钱没什么概念,御史台对这件事也保持了沉默。

    众人都看向了王成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王成伟环视了一圈说道:“朝廷要发行新钱,这是朝廷大政,容不得我等议论,但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