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29章 八千亿大明宝钞!大明前所未有的税收!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大明的官员薪俸可不是月发,而是一年一发,年底领一年的银子,平时朝廷包吃住,各种节日有福利,夏冬的冰银炭银则是按节发放,一年下来,哪怕是一个九品官都能养活全家而且还有不少结余。

    为朝廷效力嘛,总是不会亏了你。

    各项开支统计好后,户部进行统一计算和批复,不仅各部的明年开支要计算统计,还有各省的明年计划,新军的明年军费等等。

    算起来,朝廷这到手的八千多亿立马就要拨下去一半,剩下的还要拨出去不少,毕竟朝廷还有各种基建工程和水利工程要建设呢。

    年末的京师,总是热闹无比的。

    各省总督都要回京向吏部复命提交自己一年的政绩报告,同时要去户部申请经费,而六部也有各种事物忙的不可开交,哪怕是礼部都要照顾到在京各国使节,毕竟年底也要给人家提供一份年礼的。

    为了这些经费款项,各省为了自己明年的开支计划,可是在京师内不断走动,明年批下来的款项多少,决定着自己省份明年的发展情况,自己的政绩如何。

    各省总督都是从二品,谁不想把这个从字拿了。

    三年一任,年年考核甲等就可以评优有晋升的机会,谁不想出政绩,谁不想到入阁啊。

    这些总督们当然也不止要在吏部和户部奔波,吏部也好,户部也罢,都是新党所掌控,新

    党在各地的官员年底了也是要来复命交代一番自己一年的所作所为的。

    而张好古身为新党的***,当朝首辅,这到了年底来拜见走动的人可是不少。

    这些人情往来是不能避免和拒绝的,张好古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做这些事,他很清楚。

    当年底的走动往来都结束了,年关也就到了。

    正旦节,朱由校在奉天殿举办国宴宴请文武百官,各国使节,欢庆热闹的气氛让众人喜气洋洋,哪怕平日里不对付的人今天都是眉开眼笑。

    伴随着京师满天的烟火和隆隆的鞭炮声,天启十一年宣告结束,天启十二年正式到来。

    朱由校在与百官和各国使节宴饮之后就允许百官自行行动了,反正这国宴就是犒劳百官的,从头到尾要都是规规矩矩反倒丢了年节的味道。

    反正朱由校本来就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皇帝,那些所谓的礼仪在他这里可有可无。

    出了大殿,看着京师各地升空的烟火,看着天上的明月,朱由校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这人间的烟火气,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陛下治得这盛世天下,臣为陛下贺。张好古走到了朱由校身边。

    朱由校眼中带笑,欣赏着美景:盛世天下,好啊。

    这几日朕微服私访,走访京师,看到京师的百姓家家幸福,能吃上果蔬和鱼肉,看着那些孩童穿的暖和和的能无忧无虑的玩闹,朕心里舒坦极了。

    全赖陛下圣明,方有如此美景。张好古这话不仅仅是恭维,更是他的心中所想,若没有朱由校贤明放权,君臣不疑,能有如今的大明盛世吗?

    朱由校从一旁太监端着的盘中取过酒盏饮了一口,淡然说道:没什么圣明不圣明的。朕一开始做了皇帝,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直到和师父你去了民间真实的走访之后,看到大明的真实情况,朕才知道,皇帝不仅仅是权利,也是责任。

    说起来,朕最佩服的,太祖他老人家,成祖他老人家,还有唐时的太宗皇帝,他们雄才大略啊,什么样的权利就要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他们无疑是做到了自己所能承担的责任,朕眼下,也不过是学习着他们,担起这个天下罢了。

    张好古说道:陛下如今已经是不逊于唐宗宋祖的圣君了。

    朱由校摇了摇头:还不够,还不够啊,朕还要超过他们呢。

    看着如今的朱由校,张好古能从其眼中看到浓浓的野心,那是想让大明百姓能安居乐业享受太平日子的野心,那也是想让大明的铁骑开疆拓土打下一个大大疆域的野心,这不冲突。

    所谓明君圣主,内圣而外王。

    随着正旦国宴结束,大明百官正式进入休沐时期,张好古也难得休息几天。

    但他注定是闲不下来的,年节之中人情往来数不胜数,处理完这些张好古也顾不得休息,直接就离开了京师坐着马车去查看京津驰道的情况了。

    被从家里拽出来的张安显然有些无奈:我说少爷,大过年的,那么多人情往来您处理完了总得休息休息吧,在家陪少夫人不好么。

    张好古穿着厚厚的锦缎棉袍,揣着袖子:我看你是想你家翠儿吧。

    张安嘿嘿一笑,没再说话。

    张好古看着京师城外这一片银装素裹,马车的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辙印一直延伸到远方。

    这次出来张好古没带多少人,就是他和张安二人,甚至侍卫都没带。

    到了京津驰道的修筑工地上,看着依旧在忙活的热火朝天的工人们,张好古笑道:你看看,人家年节不也在忙着么,就你想着休息。

    说着,张好古走上

    前去。

    看着一个穿着明显不凡,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公子走过来,这片工地的负责人也是急匆匆上前,这上前一看,这个负责人愣住了:元,元辅...您怎么...

    张好古笑着摆了摆手:我就是来看看,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负责人连忙说道:卑职工部驰道衙门下属京津驰道司沈明。

    沈明,是个负责的人本阁记下你了。张好古能看出来,这个叫沈明的京津驰道司官吏并不是简单的看守,他方才是一直在和工人们干活的,看那双冻得裂了口子的手就知道,这是个实干的人。

    张好古喜欢实干的人才。

    与本阁说说,眼下京津驰道修建的情况。张好古说着向工地更深处走去。

    沈明跟在张好古身边讲解着:元辅,京津驰道自京师和天津府修建,全长三百里,如今两头开始修建,到眼下已经建成了两百六十五里,剩下的一段元宵节前后就差不多修建完毕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