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梁大叔在村里一声吆喝,顿时就有十几个五六十岁的男人带上工具来到蓄水渠旁等待安排。
“李教授,我跟他们都说好了,每人每天两百元就行。”梁大叔似乎觉得这个价格有点高,所以有点不好意思。
“一天三百,跟我们一起吃三顿。”
李墨又给加了一点,四周的老农脸上顿时都露出笑容。在李墨的安排下,干活都精神头十足,挖土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
十几人一起干活,不到一小时,坑四周就扩大了一米多范围。
“梁大叔,从现在开始往下挖,小心点。”
“好勒,看我们的。”
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很接近地下的那个青铜战车。李墨一直在关注着情况,忽然他叫停了坑内的人。
他来到坑底,在一堆土里扒拉几下,从其中捡起一块沾满粘土的长形东西。
“李教授,有什么发现吗?”
在地面上朱昌平教授问道。
李墨用刷子小心清理掉表面的粘土,大致露出真容。
“这是错金银兽首承弓器,战车上用的装配,我之前在米国淘到过一对类似的。快,送上去让其他专家看一看。”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李墨将错金银兽首承弓器递给身边的陈小军,然后又吩咐道:“梁大叔,你让其他人都先上去,接下来我们自己来挖。”
很快偌大的坑底就剩李墨和棕熊,然后朱昌平他们也陆续下来,从他们激动的神色来看,他们对这里的墓葬群来历越发有期待感。
“李教授,这种错金银兽首承弓器一般都是配在战车上的。在这下面会不会出现战车类的文物,这种规格的墓葬绝对是天子诸侯级别的。”
清大俞教授有些激动,其他专家纷纷点头。
“我估摸着再往下或者朝四周挖可能就会出现其他青铜器,所以才让他们先出去等待,我们来接手。”
李墨也没把话说死,毕竟他早就“看到”,但其他人不知道实情。
“李教授,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动手,争取今天有新的惊人大发现。”
朱教授卷起袖子就要亲自动手,被其他人给拦下了。朱教授都已经六十多岁,现场好多人才三四十岁,怎么能让他做这样的体力活。
李墨用一个小铲子朝下挖,其他人纷纷跟上。大概十几分钟后,李墨手中的铲子好像碰到了什么硬物上,他顿时喊道:“这里有东西。”
四周的人立刻围上来。
“李教授,你轻一点,千万别碰坏了文物。”
“李教授,你手中铁铲子威胁太大,还是用木铲来挖土吧。”
“李教授,要不我们来清理最后的粘土?”
旁边的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李墨也没犹豫,站起身来笑着说道:“这还是我第二次真正意义上参与的考古工作,经验不足,那接下来就交给诸位老手了,我就在一边看着。”
“这点活就交给我们。”
李墨退到一边,看向朱昌平教授说道:“老师,那五座大墓就交给年轻人去捣鼓,你们都过来重点考古这里的大墓。”
“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再说这里是你先发现的,你肯定要作为项目负责人管理这里。真要是确认了是和周王室有关,你可以打个报告直接调人嘛,我们都听你的调遣。”
俞教授在一旁也笑着说道:“李教授要么不出手,一出手都是大活。你带出来的五个研究生听说资质都不错,很喜欢专研,能沉得住气,将来成就不会低。”
提到那五个学生,李墨脸就感觉发烫,虽然他们挂名在自己这里,但却很少给他们指点,大多数都是让他们自学,不懂的就问博物馆里的那些专家。
自己是个甩手掌柜,有愧老师这个头衔。
“我也羡慕。”
朱昌平感慨一句。
“老朱,连你都这么说,那我们几张老脸都没地方搁了,其实你有李墨这一个学生就足够了。”
李墨和他到底是什么关系,朱昌平岂能不清楚。在别人眼中,李墨是他的得意门生,其实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给李墨多少帮助。
“挖到了。”
有人大叫一声,李墨他们立刻停止聊天,走上前几步探头看去,在土层中已经露出一大块青铜,但还没挖出全部,所以还无法分辨是什么青铜器。
“大家都小心点。”
朱教授叮嘱喊道。
随着粘土不断被挖走,露出来的青铜器体积越来越大,逐渐有了大概轮廓。
“这是青铜马!”
这青铜马长约一百厘米,高约八十厘米,斜躺在土壤中,大半个身子还埋在途中。
“从我们出土的一些商周大墓陪葬品来看,那些坑中的陪葬马都是真正的马,残留一些骸骨。在这个大墓中竟然出现了青铜马,大家继续挖,看看这坑中能挖出几件青铜马?”
几位专家忍不住要亲自动手,青铜马配战车,这样的规格曾经在秦始皇的兵马俑中出现过,现在陈列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供游客参观。
李墨早就知道,这个区域地下共有六匹青铜马,东倒西歪的埋在土层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