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因为,朝廷有规定,杂学博士的官阶品级最高七品,即使是李淳风这样的算学大师也只是七品芝麻官。
杂学大老都是芝麻官,其他人哪里还有学习杂学的兴趣,于是干脆另谋出路。
导致整个封建社会学习各种杂学的人越来越少。
而建立研究院,是杨帆借鉴了后世某科院的模式,把各种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招集起来为国家所用。
真正算起来,各种杂学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变革的主要力量。
可为什么历代当政者都不重视以杂学为中心的教学,而是只注重玄而又玄的儒学呢?
其实不难理解,主要是各种杂学不利于统治者的专制。
华厦的语言化博大精深,一样的国学典籍,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每个统治者都能随便让人发挥,只要对自己有利,便可拿来为己所用,将其变成专制统治的护身符。
儒学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也是因为这些儒学是经过统治阶级的阉割和修改。
相比之下,杂学就不行了!
其实杂学才是让人认清世界本质的根本。
至于杨帆要如何说服李二陛下建立研究院。
其实很简单,他只是问了李二陛下几句话。
“陛下以为,如果没有商道,凭借那些手里捧着四书五经孔孟学子,需要多少年才能够让税赋增长到3000万贯?才能将大唐帝国发展得繁花似锦震古烁今。”
不得不说,杨帆抓住了李二陛下好大喜功的命门。
如今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作为帝王,李二陛下对此一清二楚,无非就是以儒为面,以法为骨的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可以使得人们清心寡欲、安分守已,可以使得四海升平、与世无争,可以休养生息、与民繁衍
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其实便是天下大同,这是每任帝王都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可这个境界,却从未有哪一朝哪一代实现过。
哪怕他李二陛下英明神武,若只依靠儒学,想要达到天下大同的目标需要多少年?
五十年还是一百年?
可李二没有这么多时间等待,
正如杨帆所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若只依靠儒家的那些书呆子,天下会太平,统治会稳固,但是李二陛下等不及!
如何能够让这个帝国快速发展?
李二陛下从杨帆身上看到了答桉。
百家杂学!
商道在这个时代,亦是杂学的一种,而这种低贱之道却发挥了极大的能量。
就拿杨帆来说,这小子虽然能写得一手好诗,但更多是天赋使然,跟学问高低没有一点关系!
四书五经杨帆读过么?
可能读过,甚至杨帆还拿出了四书释义,但李二陛下很怀疑杨帆这货能不能将四书五经的内容给写出来一些
而琉璃、炒茶、印刷术
一桩桩一件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