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05章 三年天翻地覆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方大同这个危险的敌人,他们还不想开始内战,这才让崇祯继续坐在皇位上。
    
    自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明王朝的朝廷威望是越来越低,在地方的统治力也若有若无,直到如今,江南、浙江、江西三省还明确在明王朝的统治下,湖广已经有独立的趋势,而云贵川三省虽然忠君想要报效朝廷的人不少,但来江南也不容易。
    
    至于广东广西,这两个省情况非常复杂,而福建更是几乎成了郑氏的地盘。
    
    眼下的南明就是一个个势力联合起来的小朝廷,其朝廷到底有多少的统治力谁也说不出来,不然崇祯也不会费劲巴拉的重建江南大营,他现在对外人也不怎么相信了,毕竟这几年他被人骗的实在是太惨。
    
    应天的皇宫之中,崇祯坐在御书房里看着面前的折子深深皱起了眉,周皇后很是担忧的看着崇祯。
    
    自从他当了皇帝,从原来那个信王朱由检到如今的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那个唯唯诺诺的朱由检就不见了,但如今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依旧是那么自命清高,自认不凡。
    
    而经历了北方的惨白,崇祯的猜忌多疑愈发的严重了,同时看起来不刚愎自用了,但周皇后很清楚,崇祯还是那个崇祯,依旧是刚愎自用,依旧是生性多疑,依旧是遇事急躁,做事容易操之过急
    
    也不知道,他坐上这个皇位到底是对是错。
    
    毕竟曾经的大明是那么强盛,辉煌,在先帝手里,大明成了四夷宾服的强大国家,明文明已经广播四海,万邦礼服。
    
    而到了崇祯手里,大明先是内部分裂,然后国策混乱,最后日益倾颓直至失去半壁江山退居南国
    
    自古以来,以南胜北者,有几人?
    
    遥想当年,那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还不是依旧困守南方?
    
    这万世乾坤,不也只有一个明太祖么?
    
    “陛下,喝点汤吧。”幽幽的叹了口气周皇后将人参汤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先是一愣,随即说道:“麻烦皇后了。”
    
    看着一脸憔悴,明明才而立之年却如同四五十岁之人一样苍老,毫无青壮年那生气和活力的崇祯,周皇后忍不住说道:“陛下,你再这么操劳下去,身体怎么守得住啊。”
    
    崇祯却是叹了口气:“朕再不操劳,这大明就要亡在朕手里了。”
    
    “朕知道,朕不过中人之姿,可越是如此,朕就越是要勤奋才是。”
    
    “大明,离不开朕啊”
    
    “张好古那个贼子,不会给朕太多时间的”
    
    .
    
    君不见刚刚派一支由一艘铁甲船与二十五艘各式福船组成的舰队去东瀛的江户湾逛了一圈,因为大同离开三年而变得有些蠢蠢欲动的东瀛立刻就安分下来。
    
    那
    
    些不想再受制于东瀛幕府的大名们纷纷主动派人来朝贡,表现的无比乖巧。
    
    大同这里发展一片良好,而江南的南明朝廷,还在混乱中摸索着道路。
    
    倒不是崇祯不想励精图治还于旧都,而是他压根无能为力。
    
    南人和北人的矛盾太大了。
    
    自大明开国的南北榜桉以来,南人和北人就是互相不对付,更别提现在是北人跑到南人这家里来抢饭吃,这让南国的士绅勋贵情何以堪啊?
    
    但也正是这些北人的到来,让江南涌入了大量的有钱人,这些人可是带来了大批的金银,加上朝廷南狩时带来的金银细软,汇聚了海量金银的江南也迎来了繁荣和奢靡。
    
    放眼金陵,日夜灯火不息,秦淮河上更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整个应天都在一种轻歌曼舞,灯红酒绿的沉醉之中,似乎完全忽视了北方的大同。
    
    自从得知大同被旱灾牵制,南明小朝廷就彻底松懈下来,也就是崇祯和北人们还抱着还于旧都的想法,一直踌躇满志的要训练军队。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