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九二章背叛  香江大亨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新移民中,不乏经商才俊,他们均穷得叮当响,上哪去弄启动资本和高额借款?

    荣氏放弃在美国做电脑富翁的志向,回港发展,不少人情出他的意向,准备在他父亲开创的中信大展拳脚。

    1979年 10月,中信在京城成立。董事长掏钱租下宾馆的儿间房做办公室,成员才十多人,没有公车,员工外出办事都是骑自行车或挤公共汽车。

    而到 1993年,据传媒报道,总部设于五十二层的京城大厦的集团总部,总

    资产达五百零七亿人民币,拥有三十家子公司,近 3万职工,有投资企业约六百多家。

    香江公司,是集团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集团便在香江设立投资机构。

    1985年,在香港注册成立了投资公司。

    这一年,荣氏居留满7年,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荣氏已卖掉自己的公司,来香港分公司帮忙投资策划。

    他算得上公司的“老香港”,并且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在香港行情熟,人头熟,英语粤语皆不在话下,显然比一些直接来自京城的人更吃得开。

    1986年,集团不少人提议让荣氏正式加入。

    荣氏并非非得进集团不可,他有独立办公司的能力,自己赚钱自己花,不受任何官方机构的制约。

    于是,荣氏提条件,第一,由他组阁选用人才;第二,要赋予他相当的权力,不必事事汇报。

    荣氏的要求得到董事会的认可,荣氏正式加盟香港分公司,出任董事。

    1987年,荣氏接替职位,担任董事总经理。

    香江分公司规模的急剧膨胀,全靠一系列成功的收购。

    1987年 2月,香港分公司以十三亿港元购得国泰航空出让的 12.5%股权。

    与后面的收购战比。这还只是荣氏小试牛刀。

    荣氏养精蓄锐,积极寻找合适的壳。

    这个壳即是泰富发展。前身是冯景禧创立的新景丰发展,1986年易手转让,1987年为永新集团曹光彪所控,曹氏任主席,占有泰富50.7%股权。

    曹光彪是香港毛纺大王,1986年头脑发热,拉包玉刚加盟“振兴民族航空事业”,孰料,港龙航空成了财政黑洞,弄得曹氏焦头烂额,他有意把泰富作壳出让。

    荣氏聘请收购专家梁伯韬、杜辉廉创办的巨富勤为顾问,并与曹氏私下接洽商谈。

    1990年 1月,香江分公司宣布全面收购泰富,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收购曹光彪的50。7%泰富股权,计三亿零八百股,并以同样的价格收购小股东股份。

    泰富市值七亿两千五百万港元,是一家投资地产的小型上市公司。

    收购经过复杂的换股增股,到1991年6月,泰富发行新股,集资二十五亿一千万港元,郭鹤念、李佳成认购新股。

    泰富的股权分配是:香江分公司49%,郭鹤年念20%,李佳成、曹光标均为 5%,其余为公众小股东。

    泰富改名为中信泰富,分公司借壳上市,集资二十五亿余港元,并拉入郭鹤念和李佳成这样的商界巨头撑腰,引起股市关注。

    荣氏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集团更上台阶,是由投资公司转为以投资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公司。

    而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役,是收购恒昌行。

    1991年.. 5月,备怡公司委托获多利财务公司为代表向恒昌提出全面收购,每股作价.二十五点四港元,涉及资金五十六亿港元,是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大战役。

    备怡实力雄厚,由周大福的郑语桐、恒生银行第一任主席林炳炎的后人,以及中漆主席徐展堂组成。

    三家订下协议,周大福得其物业,林氏后人得汽车代理权,徐展堂得粮油等贸易。

    收购遭到恒昌大股东的拒绝,他们首先就不同意新财团备怡将恒昌瓜分三瓣的拆骨企图。

    大股东不配合,备怡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五成以上的绝对数。

    中泰与郭鹤念、李佳成、百富勤合组新财团.. Great Style,紧锣密鼓商议收购事宜,后来郑语桐等人又加盟。

    于是8月初,向恒昌行提出全面收购,每股作价三十三点六港元(高出备怡八点二港元),涉及资金六十九亿四千万港元。

    郑裕彤的倒戈,迫使林徐结成同盟,欲与.. Great Style争个高低。

    现在关键是恒昌大股东的态度,何氏年事已高,后代又不善从事贸易,何善衡成全了荣氏,Great Style大功告成。

    Garat Style股份分配,中泰.. 35%、李佳成.. 19%、周大福.. 18%、百富勤8%、郭鹤念的嘉里贸易.. 7%、荣氏私人.. 6%、何厚锵兄弟.. 4%。到.. 9月..

    22日,新财团购得.. 68%恒昌股权,新购股权按各家持股量分配。

    为对付这次收购,中泰配股集资..二十亿港元。

    完成收购后,中泰市值膨胀到.. 1992年初的八十七亿港元。

    同时,中泰第三次大规模配股集资二十五亿港元,双管齐下,增购恒昌剩余股份,购入港龙.. 7.84%股权,中泰市值进而膨胀到一百一十四亿五千万港元。

    1993年.. 1月,中泰第四次大集资发行五亿五千要股新股,每股十三港元,集资七十二亿多港元。向母公司香港中信收购所持香港电讯12%股权,涉及资金八十七亿港元。

    1993年中,中泰市值再次膨胀至..二百八十五亿港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