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那就是闻人升内部调度迟缓。
为此,闻人升在山中修建木制轨道。
一边种树,一边砍树,种下多少就砍下多少。
在山中开垦,他当然知道要保持水土树木,不然的话就等着山洪爆发。
通过木轨进行运输,其实木轨道在秦朝是已经有过。
不过秦灭后,后来人又放弃了这一技术。
因为维护困难。
更换木头是很费力的。
木轨建设自然缓慢,一时半会是建立不起来全部轨道的。
但可以先在临近山谷中建设,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物资交换的速度。
当然了,这种建造肯定很迟缓。
山地发展,优劣突出。
容易防御,也难以出击。
每次出击,自己的粮草运输也是困难。
等于是小号的蜀国。
山谷内部商业运输,商业经济发展,也很困难。
难与互相交易。
所以说潜力有上限。
一旦和平之后,山区迅速会沦为经济竞争中的洼地,还是临海那些容易攻击,难以防御之地,更容易发展经济。
这就是有利有弊,只看天时。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张燕选择投靠曹操的原因。
他对山地的优劣有清醒认识。
可以抗拒一时,不能抗拒一世。
这个认识领先了蜀国数十年。
但是对于闻人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凭借他的微细操作,太行山区提供的资源足够了。
…………
只是闷头发展,朝廷无暇顾及,给了封号,但仍然会有外敌。
冀州清河郡,也就是郡守被闻人升花钱买下的。
有个清河崔氏。
之前他们就看上了闻人升的酿酒之业。
曾经几次三番想要谋取技术。
结果都没有得逞。
闻人升可是知道怎么防范间谍的。
各种手段,各种内部教育,都有。
对付古代人的间谍手段,还不是轻而易举。
一个是个人间谍行为,一个是体系防御,个人如何与体系对抗?
闻人升建立的防备间谍行为,基本是将现代手段因地制宜处理一遍。
首先是内部教育,接着就是建立保甲,人人入册。
陌生人进入就要登记,发现陌生人就报告当地保长。
层层上报。
其实商鞅就搞过,结果作茧自缚,最后自己想逃都逃不掉了。
仔细看看他的变法内容,就知道是大一统王朝极端压制民众的典型,也难怪深入了解他的人,都不会认为他是啥好人了……
但他的手段的确防备间谍很容易。
尤其是现在是封建小农社会,流动人口极少。
只有专门的商业部门才有流动。
其他人都是常年不动的,有陌生人来很容易发现。
因此清河崔氏,一直没有得逞。
反而折掉很多人手。
这一日晚上。
崔家庄园里,一间书房里。
“这太行山人,野心勃勃,阴谋造反,我们就在其腹地,首当其冲,要早做打算。”崔家家主忧心忡忡道。
垂涎酒业只是引子。
等到后来发现对方的强悍后,他们就担心起来了。
“我曾经询问过几个游商,他们都说太行山人势力庞大,有精兵两万,这如何是我们可以招惹的?莫要再打他们酒坊的主意了,只要我们还有这十多万亩良田,子弟绵延不绝,何愁家望堕.落?”家中的老太公摇头道。
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