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辩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在事情未有定论之前,关中这些人当然也不想弱了气势。
    在听了分析以后,李承乾插话问出了关键的问题:“黄公子你远在江南,杨帆身处关中,你们两人又从未接触过,你说杨帆是抄袭你的词,那他从何处得来你束之于高阁的诗?”
    能当这么多年的太子,李承乾一言便问出了关键所在。
    风马不相及的两个人,杨帆怎么知道你有这么一首好词。
    杨帆是人不是神,他又没有千里眼?
    听到这话,黄贲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做答。
    本来还以为安排的天衣无缝,只要有陈学礼这个大儒帮忙作证,大家一定会相信他说的话。
    毕竟,据他所知,杨帆的风评并不好。
    不管是魏王还是太子,杨帆都与他们发生过冲突,本以为这些人都会落井下石,把杨帆拉下神台。
    哪知道,有些大意了!
    即使如此,黄贲还是不打算承认,反而一摊手有些无赖的狡辩:“草民这就不知道了,这也是我一直不解之处。”
    众人闻言,无不暗骂黄贲无耻。
    此人看起来仪表堂堂,摸浑打滚的本事倒是不小。
    他的意思很明显,我就认定杨帆抄袭了,至于他怎么得到了我不知道。
    有本事你们就拿出证据来证明不是杨帆抄袭的。
    一句话就把锅甩了回来!
    此时李承乾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看着黄贲的目光便有些愠怒。
    只见李承乾冷哼了一声,不悦道:“黄公子,说来说去,你都是在自说自话,根本没有真凭实据证明这首词是你先前所作,如此污蔑万年县公抄袭,你就不怕大唐律法森严?”
    按照大唐律,诬告者同罪,杨帆是朝廷三品大员,岂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冤枉的。
    再说,李承乾觉得这是一个拉笼杨帆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不可能让杨帆马上感恩相报,但做一个姿态还是可以的,他也不想让李泰专美于前。
    更何况,如今随便一个小咋米就想诬陷杨帆抄袭,显然是另有所图。
    作为太子,他也要在人前做出公正的形象。
    当然,同李泰一样,李承乾对于杨帆的人品,还是很相信的。
    虽然杨帆什么祸都能闯,连亲王都敢打,但是抄袭这种没品之事,他不信杨帆会去干!
    黄贲见到李承乾发怒,眼皮就是一跳,心头叫苦不已!
    这是什么情况?
    不是都说杨帆的人缘很差吗?
    而且和几位皇子都不是很对付,怎么这位太子殿下如此维护杨帆?
    黄贲心里很纳闷。
    那些人不是说,杨帆成天闯祸惹事,不仅打魏王李泰,还让太子的坚定支持者侯君集栽了跟斗。
    不管是李泰还是李承乾都对杨帆恨之入骨。
    如今怎么反而得到魏王和太子的信任,还处处维护?
    看来那些人有些失策啊!
    难怪江南士林对杨帆这小子这么忌惮,想要搞臭这小子的名声看来火候不够啊!
    不过,这小子果真是个大大的佞臣,不仅讨得李二陛下欢心,连同魏王和太子也为他说话,心机实在深不可测。
    见到李承乾发怒,黄贲赶紧离席站起,躬身说道:“请太子殿下息怒,草民确实不知那杨帆如何抄袭了草民的词,但是草民有证据能证明那首《明月几时有》是草民所作!”
    李承乾面色一变,心里咯噔一声,难道这家伙真有什么铁打的证据。
    于是只能忍着问道:“你且说来,若是有一字妄言,诬陷于朝廷功臣,休怪孤上奏陛下圣裁!”
    黄贲惶恐地道:“草民不敢!我敢保证,我说的都是实话。”
    “大家都知道,大唐文人骚客众多,喜好吟诗作赋者众,但南方好词,北方喜诗,这是不争的事实。”
    “《明月几时有》属于秋夕词牌之冠,也只有江南才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词。”
    “不是某自夸,在词之一道,某略有心得,关中虽然人杰地灵,但除了一些大儒名士,年轻一代无可比也。”
    此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
    当然,更多的是愤怒!
    黄贲也太嚣张了。
    他说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你们关中这边喜欢诗,我们江南喜欢词。
    做诗你们可能有一套,但作词还得看我们江南的。
    《明月几时有》这么好的一首词,根本不是你们关中才子能够写出来的。
    因此,这首词一定是杨帆抄袭的。
    这话说得让李承乾好气又好笑,瞅了杨帆一眼。
    见杨帆脸色阴沉,一言不发,李承乾哪里还能忍,呵呵一笑便讥讽道:“你们江南才子擅长作词,所以《明月几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