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开启的工业革命(求月票!)  干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之后,应唐恪的奏请,大乾朝廷只留下了一小部分民夫继续治理黄河。

    可这被裁掉的大部分民夫,并不愿意就此散去。

    大乾王朝是有偿治理黄河——不仅给民夫分良田,还给民夫工资和不错的待遇。

    因此,这些民夫为大乾王朝治理了几年黄河了以后,发现他们不仅拥有了他们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一百亩肥沃的良田,还攒下了一笔可观的身家。

    由于李存主导的农业改革,也就是大力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的种植,以及推广先进的耕种技术、不断改良粮食作物的品种,大乾王朝早在五年前就已经不再缺粮食了,不仅如此,往后那几年,大乾王朝的粮食产量翻着倍的往上涨,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仅仅五六年时间,大乾王朝的人口就翻了一倍多,达到了快两亿五千万。

    另一方面,由于农耕技术的大大加强,又由于大乾王朝硬令不论是谁,身上都不得多于一百亩良田,使得不少劳动力得以解放出来和闲置下来。

    这些劳动力,为了给自己家里创造更好的生活,主动挤进了各个新兴的工业行业。

    这无疑又大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再说回当初治理黄河的民夫。

    他们一年只有春耕、秋种时比较忙,平时的时候,家里的庄稼由女人和孩子料理就足够了,甚至春耕、秋种的时候,他们都可以花钱雇人帮着种。

    倒是这报酬高又不是特别繁重、待遇还很不错的治理黄河的工作,相比较起来,丢不得。

    ——丢了以后,他们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了。

    李存获悉了这一情况之后,大觉自己正瞌睡的时候来了枕头,于是让唐恪将用不上的民夫调去修京杭大运河,也就是在京东东路境内开凿济州河、会通河,在通州与燕京城之间开通惠河。

    ——随着人口的暴增,燕云地区的粮食产量已经供不上燕云地区的人消耗了,因此,大乾王朝每年都要从东南地区向北方尤其是燕云地方运送粮食,而以洛阳为中心的旧有隋唐大运河,不仅航线曲折,水源有时候也不足,关键时候有可能会误事。

    而新航线挖通了以后,从燕京通惠河至通州,再经白河至直沽,然后经御河至临清,继而经会通河、济州河和旧运河相接,而不必再入河南。

    这样,三条新河道与在河北、江苏、浙江三省原有的运河相接,形成了近乎直线的京杭大运河。

    如此一来,大乾王朝就能沿此最短线路运送江南的粮食前往燕云地区,也能走旧有的大运河将粮食运往中原地区、西北地区。

    关键,这能大大增加大乾朝廷对燕云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掌控力。

    由于这大运河这是改道,并不是重修,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也会组织民夫去修大运河的——这可是能增加各个地方的财政和政绩的大好事,各地方政府肯定抢着干。

    所以,哪怕有不少从治理黄河上下来的民夫去修大运河了,可还是有大量的民夫没有工作。

    为了保证这些民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大乾王朝的铁路事业,李存下令,修建一条从燕京到南京,再从南京到广州的大铁路。

    以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平,这个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

    甚至可以说,也就是大乾王朝的经济高度发达,又在农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全民温饱的问题,还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大乾王朝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启了,并且因为有李存这个有着超越这个时代千年眼界的人做指引发展得飞速,否则,这个工程只怕二十年都未必能完成。

    如今,经过这几年的全力铺设,从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已经铺设完毕,可以通车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经过这几年的全力发展,大乾王朝的火车技术已经比之前成熟太多了。

    就在昨天,钱贵妃来跟李存说,最新一代的火车已经研究出来,其时速已经达到了七十里。

    这个速度已经跟历史上民国时期火车的时速差不多了,足可以投入使用了。

    有了京杭大运河这条水路,又有从南京到北京的这条铁路,从今以后,粮食、物质甚至是兵力的运输,将再也不是问题了。

    需要说明的是,当初李存之所以敢把都城从东京迁到南京,也是因为大乾王朝有了这两条大动脉以后,哪怕中枢系统在南方,也可以牢牢地控制住北方的疆土。

    不夸张的说,哪怕将来李存平定了草原地区,因为有先进的铁路、水路以及海路构建起来的紧密联系,草原地区也绝不会失控。

    关键,大乾王朝的铁路肯定会越铺设越多。

    李存相信,照着大乾王朝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不出二十年,大乾王朝的每一个地区都会铺设铁路。

    那样一来,大乾王朝就将会是一个牢不可分的整体。

    而这还不是李存的终极梦想。

    李存的终极梦想是,用铁路联通整个欧亚大陆。

    如果李存的这个梦想能够达成,哪怕有一天,大乾王朝海权霸主的道路走不通,大乾王朝也能成为陆权霸主。

    当然,李存并不是那种眼高手低的人,他清楚的知道,现阶段要是不大力搞火车研发,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会是空想。

    所以,初于对火车研发的重视,得知最新一代火车研发成功了,李存一大早上就带着朱琏等女来到了皇家研究所。

    一行人刚来到皇家研究所,就见一个大概有李存上一世的火车头两个宽、比李存一世的火车头略短的大火车头从远处“哐当、哐当……”的驶来。

    让李存眼前一亮的是,这个火车头上还有一个圆滚滚的大灯,此刻正散发着明亮的黄光。

    早在十五年前,也就是皇家研究所的前身钱氏的研究室成立之时,李存就跟钱氏等研究人员提出过电的概念。

    当时,李存在百忙之中简单的跟钱氏等研究人员说了电磁场、电路、电学等概念,而且李存用自己为数不多的磁电效应知识给钱氏等研究人员展示了,当穿过闭导体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上产生感应电流。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电表,李存只能让钱氏等研究人员用身体去感应电流的存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