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六章 异乡过年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马上就吃。
    我想爷爷了,就给爷爷打个电话。”
    这时候,许瑾萍、许瑾慧、许海清都凑了过来,七嘴八舌的都抢着喊爷爷。
    而电话那头,周桂兰一听是孙子孙女们打过来电话,也赶紧把电话抢过去,跟孙子孙女们唠嗑。
    “你们在那边好好玩,不用惦记家里头。
    你大爷、二大爷、四叔、五叔都回来过年了,一大家子人呢,不用担心我和你爷爷。
    那个,今天过年,团圆饭要多吃,吃饱吃好。
    晚上包不包饺子啊?告诉你妈,包饺子里面一定记得放钱,看看你们几个,谁吃的钱多。”
    孩子们从小就没怎么离开过爷爷奶奶,到这边后天天晚上都往回打电话。
    家里那三位老人呢呢,也是成天惦记着,时时念叨着,每天就盼着孙子孙女往回打电话。
    电话两端,连着一家老少,相隔这么远见不着,能听听动静也是好的。
    “爷爷、奶奶、师公,那个饭菜都好了,咱先吃饭吧,要不然就全都凉了。
    等晚上,我再给你们打电话拜年。”
    孩子们跟爷爷奶奶聊了几句,眼见着桌上的菜快凉了,这才挂了电话,坐下来吃饭。
    许世彦等人一直都没动筷子,直到孩子们都坐下来,这才招呼了孩子们吃饭。
    过年了嘛,虽说今年没能在老家过年,而是跑到了这几千里之外,那也得热热闹闹的过。
    男人们喝酒,女人和孩子们喝饮料。
    大家伙儿都把杯子倒满,一起举杯碰了下,共同庆贺新年。
    就连韩振林和韩瑜两个小家伙,也笨拙的捧着杯子,晃晃悠悠跟大家碰了下。
    好在他俩杯子里倒的饮料少,总算没洒出去。
    俩娃高兴的啊,嘴都合不上了,“新年快乐,干杯。”
    韩瑜也不知道跟谁学的,一边碰杯,还来了这么一句。
    “对,新年快乐,干杯。”大家都笑了起来。
    许世彦还特地再跟韩瑜碰一下,然后才抿了口酒。
    韩瑜一看,也把杯子送到嘴边,喝了一大口。
    一群东北人在南方过年,想让他们入乡随俗不太可能,依旧是家里怎么过年,到这边也一样。
    别的不说,那饺子是必须包的。
    所以吃过团圆饭后,女人们就开始张罗着剁肉、剁菜、和面了。
    六点来钟,院里院外的串灯全都插上电了,五颜六色的彩灯,把小院映衬的如梦似幻、美不胜收。
    动画片放完,晚会还没开始,也没啥好看的节目。
    孩子们在这边没啥朋友,不像在老家似的,这时候都成群结队跑出去嘚瑟。
    屋里呆着无聊,孩子们索性就拿着炮仗到院子里点燃,叮当的鞭炮声里,透着新年的喜悦和祝福。
    小院原本养了两条狗,几只猫。
    这些日子,尤其是韩振林和韩瑜来了之后,狗子和猫那是备受折磨。
    如今只要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狗子就直接缩进窝里,干脆不出来了。
    猫儿们也是,老早就躲了,根本不给孩子们见到它们的机会。
    那俩狗子都是当年的小狗,没啥见识,炮仗声一响起来的时候,狗子吓得躲在窝里更不出来了。
    这动静也太可怕了啊,可不敢出去。
    八点,晚会准时开始,外头嘚瑟的孩子们,全都回屋乖乖坐下看电视。
    至于许世琴、苏安瑛她们,早都把桌子、面板啥的搬到客厅了,就站在桌边擀皮包饺子。
    一边儿包,苏安瑛还一边嘟囔。
    “我就说吧,这南方就是啥都不方便,连个炕都没有。
    这要是在咱家那边儿,坐在热炕上,一边儿包饺子一边看电视,多得劲啊?”
    东北人习惯了在炕上干活,出来就觉得各种不方便。
    “嗯呢,可不是咋地?反正我过来这么长时间了,也是不习惯。
    在咱东北有个炕,那是真舒服。”苏安芬一听,连忙点头。
    没办法,作为东北人,那些习俗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出来了真觉得各种不方便。
    南北方的生活习惯不同,饮食文化差异很大,这个,真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北方人来南方不适应,南方人去北方同样也不习惯。
    人啊,不是为了混口饭吃,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大老远?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北方也开始住楼,火炕渐渐也就成了人们记忆里的温暖。
    苏安瑛她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谈天说地。
    这几个人如今身份也都不一样了,不再是以前的家庭妇女。
    谈论的话题,也从家长里短变成了生意上的事情。
    许世琴在这边开的服装厂,效益不错,前几天也是刚算完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