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86 他们本来可以直接抢的 (求月票)  科技尽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伦敦的雨很多,且分布的很平均。

    好在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时不时落下的雨水。

    尤其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绅士们来说,一把精致的雨伞就跟他们的皮鞋一样,是出门必须准备的。

    威廉·理查德如同往常一样,提前十分钟来到了杂志社编辑室自己的办公室里。

    比他来得更早的秘书已经在他的办公桌上摆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黑咖啡。

    这样他便可以悠闲的一边喝着咖啡,用十分钟时间浏览一下周末发生的新闻。

    对于一个严谨的绅士而言,威廉·理查德是不屑于在工作时间摸鱼的。

    十分钟很快过去,喝完了一杯咖啡后,精神奕奕的主编打开了杂志社的投稿系统后台,开始按顺序开始浏览杂志社编辑们完成了初审的论文。

    “灵长类动物大脑发育的综合转录图谱?神呐,一道雷劈死这些亵渎灵魂的邪恶科学家吧。等等,乔恩·哈金斯教授?好吧,看来我得收回刚才的话。”

    “人体肠道微生物影响宿主血清代谢组学和胰岛素敏感性,嗯,不错的研究课题,不错的成果……”

    “人工操控雷电以及对雷电落点的精准控制,现在的科学家们太有想象力了,让我们来看看这又是哪位小可爱的成果……嗯?华夏的……宁?”

    威廉·理查德看到这个名字后,微微的愣了片刻,然后下意识的翻到作者单位的介绍。

    嗯,果然是华夏燕北体育大学。

    “该死的,这个年轻的家伙不是数学家吗?”

    是的,这些日子随着s方程在学界的广泛讨论,宁孑的名字也早已经在整个学界传开。

    虽然《自然》并不是专业的数学期刊,但毕竟也是有数学板块的。而且作为世界顶级期刊的主编,本就是离世界学术界最近的人,当然也早就听说过这个神奇的华夏东方小子。

    甚至跟多米尼特·邓肯一样,这些日子,宁这个姓氏已经让他耳朵快起茧了。

    他的老朋友,伦敦国王学院的数学学院的爱德华教授,昨天一起喝酒时会提到过这个神奇的华夏小子。并很确定的告诉他,宁孑的证明过程肯定是正确的,数学界很快会达成共识。

    威廉·理查德当然知道能解决s方程在数学界是什么样的成就,所以对这个华夏的年轻人同样充满了好奇。因为如果真的按照老朋友的说法,学界很快达成了共识也就意味着明年的菲尔兹奖大概率会颁发给这个幸运的小子。

    谁敢想,昨天他还跟老朋友感慨着这个带着一丝传奇色彩的年轻人,今天他便在投稿系统里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投稿,题目还是如此的神奇……

    哈,一个华夏最好研究型的大学跟华夏体育大学联合培养的超级天才……

    等等,想到昨天跟老友在酒吧里聊的内容,威廉·理查德专门又将鼠标向上拖了拖,再次确认了这篇论文的投稿单位。没错,的确是只剩下燕北体育大学,没有了前面那一长传串看着便让人心累的前缀。

    这就挺有意思。

    不过一转念,威廉·理查德便猜到了宁孑的想法。

    所以这是只有数学论文才会署上那两个燕北大学的内部单位么?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其实对于宁孑的情况,西方学界已经听说了不少故事。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当某个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会下意识的打探关于他的一切,甚至连他穿什么牌子的内裤都想知道。

    当今学界又恰好是最为崇尚交流的,华夏的顶级学者、教授,大都有着出国留学的经历,更少不了在各种国际学术论坛、会议上交流的机会,通讯录里最少都有那么三、五个国外友人。

    再加上还有电子邮箱助攻,学者们之间的交流更是一件极为频繁的事情。

    关于宁孑那些琐碎的事情,自然很轻易的便从华夏流传到了国外。当然传言这种东西,只要经过了几个耳朵跟嘴巴,八成都会朝着更为传奇的方向发展。更别提这次还是不同母语之间的交流,平时或者没什么区别,但具体描述某件事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用词方面的误会。

    所以关于宁孑为什么去了燕北体大的传言,一个传得比一个离谱。比如威廉·理查德听到的版本就是少年一怒为红颜,为了心仪的女孩儿,放弃了燕北、华清给出的优渥条件,一定要去上体育大学。

    以宁孑的年纪来看,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在荷尔蒙的刺激下,本就是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年纪。

    让威廉·理查德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燕北、华清两所大学太不知变通了。

    如果是帝国理工或者国王学院,哪怕是宁孑喜欢的那个女生智商是负值,为了这么个苗子也值得给特招进去。

    谁会介意给能改变世界的天才开个小后门呢?

    可惜了,他的老朋友给宁孑也发了邮件,但是从没回应。

    不然如果把两人都邀请到英国来留学也是极好的。

    ……

    思绪飘了一会,威廉·理查德终于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宁孑的论文上。

    鉴于宁孑目前在学界的名声,这篇论文他看得非常仔细。

    中间摘过三次眼镜……

    直到论文完结,还在发愣。

    所以可以精确控制雷电?

    威廉下意识的扭头看了眼窗外,如果这是真的,那伦敦每天都能过得很精彩,因为这座城市经常会被厚重的乌云笼罩着……

    也许他应该给宁孑回一封信,邀请这位少年天才来伦敦,在唐宁街号再次重现这个实验,不需要太多,进行个十来次就够了,只要把在唐宁街号里工作跟生活的人们都赶出来,让他们集体接受一番雷电的洗礼,英国就真的有救了。

    可惜了……

    这孩子为什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