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安排,光能电饭煲  开挂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了!我们手上现在有两千多亿的资金,我准备全面启动超级强子对撞机综合体计划和太空门户计划。”范晓明认真的说,“你有时间看看那些提交上来的方案……我们越早确定计划方案越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好!”苏哲说着。

    回到三层,收拾收拾后两人一同离开了对撞楼,刚坐上左大军开的巡逻车,两人手机几乎同时响了起来。

    苏哲接到的是校长徐正平的来电。

    范晓明接到的是他的博士导师王修齐的来电。

    通话结束后坐回巡逻车后,两人相视一笑。

    “徐校长说三天后,也就是十九号举办毕业论文答辩。”苏哲笑着说。

    “我的博士毕业答辩是十八号。”范晓明有些小兴奋。

    “校长还说了,毕业答辩结束立马发毕业证书和聘书,直接评为一级教授,还要求我来年带十名研究生。”苏哲微笑着。

    “你同意呢?”范晓明问。

    “恩!同意了。”苏哲点头,“你呢?你老板怎么和你说的?”

    “和你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给我评的是二级教授。”范晓明微笑着,“九天研究中心在这了,学校好像怕我们跑了似的,聘书和毕业证一起发。”

    “不怕才怪了!”苏哲说道。

    “我十八号毕业答辩,你十九号,那我们可以参加二十一号的西北电子科技大学逐光工程实验站建成仪式,二十二号的玄武计划太空探测器的发射,再参加二十四号、二十五号、二十六号三天的学校组织的参观塔木戈壁的建设,回到学校后,你参加二十九号、三十号的期末考试,接着我们参加二月一号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最后我们就可以回家过年了。”范晓明慢悠悠的说着。

    “这一会儿你就安排好了!”苏哲有些意外,“对了!我们研究中心春节放假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春节七天,不过暑假期间工作量减半,且不考勤,大家可以回家远程办公。”范晓明解释。

    “可以!这样安排好。”苏哲肯定的说。

    “那我接下来的安排你怎么看,要不要和我一起?”范晓明问。

    “一起吧!我就当旅游了。”苏哲想了想说。

    这段时间他高强度用脑,也应该休息一段时间了,让大脑缓一缓,至少不能高强度用脑。

    ……

    第二天,对撞楼三层的一间大教室。

    苏哲、范晓明等一些人安静的看九天文化为春节准备的两部电影。

    大教室中左右一百多号人,大家认真看的同时还拿着笔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

    大家不是为了单纯的看电影,要对电影做出评测。

    这些评测是不记名的,九天文化会根据这些评测对电影做出修改。

    上午看的是《比邻星》,下午看的是《木卫二的海洋》。

    这两部电影的时长都是两个半小时,《比邻星》的大背景是比邻星恒星系,其主角是一颗八公里大小的小行星。

    这颗小行星一开始处在比邻星恒星系的最外围。

    一次意外,这颗小行星和一颗彗星撞到了一起。

    小行星的轨道发生了改变,开始朝着比邻星飞去。

    慢慢的,小行星经过了一颗又一颗行星的轨道,期间经过了很多的危险地带,最后这颗小行星撞击在了行星比邻星b上,将比邻星撞出了一个大坑而成为了比邻星b的一部分。

    《木卫二的海洋》从电影的名字就能知道,其呈现出来的是木卫二冰层下海洋的样貌。

    电影介绍了海洋中的奇观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

    下午五点,电影《木卫二的海洋》播放结束后,众人开始写影评,写完后交给站在大教室门口的刘芬。

    苏哲和范晓明写完影评,两人起身交给了刘芬,接着两人离开了大教室。

    慢慢的,大教室中众人都离开了,就剩下站在门口的刘芬、宗兰月、毕元奎、王东、马萍五人。

    “没想到大老板会来看,太让我意外了。”刘芬兴奋的说。

    “那个,你们三也许还不知道,我老板苏哲闭关结束了,接下来我老板的重心将会放在科研上,而不是学习。”宗兰月看着刘芬、王东、马萍三人说。

    “说实话,我老板太厉害了,用了将近一学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科目本硕博课程的学习。”毕元奎一脸兴奋的说着。

    “的确!大老板不能用常理的推断。”马萍认真的说着,“不过这一届大一的学生的的确确很厉害,期中考试就不用说了,听说好多大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硕士的课程了,就这些人的速度,我估计他们很多人在大一结束的时候就会通过特殊渠道申请博士毕业了,就像大老板一样。”

    “哎!这一届的大一太幸福了,要学习有四书社团提供的精简教材,做实验学校提供实验室和科研经费,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综合素质的确比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强,且比我们更加自信,不说别的,就说他们在科学院办的《科学学报》上发的论文,那些论文完全可以发在《科学》、《自然》这些顶级期刊上。”王东羡慕的说。

    就这半年时间,这些大一学生的论文产出惊人,最为关键的是,这些论文的质量水平奇高,篇篇都能发sci。

    可这些大一学生就不发sci,就瞄着科学院办的《科学学报》投。

    短短的半年时间,《科学学报》的排名越来越高,结果就带着投稿的人越来越多。

    按照那些在读硕士、博士的说法,这些大一学生没有压力无所谓。

    “你这话说的,《科学学报》已经起来的好吧!再努努力就能把《科学》、《自然》这些顶级期刊干翻在地了。”宗兰月满脸的笑容,“你们没发现吗?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学报》上的论文引用在大幅度提高,且国外的很多学者喊着让《科学学报》出英文版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