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九四章形势危急  香江大亨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胡氏家族祖籍闽省永定县忠坑乡,乡人胡子钦,1861年,只身下南洋谋生,凭他略知的一点中医知识,在缅甸首都仰光开了一间中药铺——永安堂。胡子钦传有三子,皆“文”字辈,字以“龙虎豹”依序排列。

    长子文龙早逝,剩下湖文虎、胡文豹兄弟两人。

    湖文虎10岁时,父亲送他回家乡念私塾。

    乡下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杀诸屠牛必会招来大批的乡人驻足观看。

    其中必有南洋仔湖文虎,看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湖文虎拍掌跳脚大笑。那时的“虎仔”眼里,屠夫乃世上最伟大的人物。

    耳濡目染,湖文虎玩起小刀来,若捕捉到田鼠野雀,必用小刀活虐之。

    遇到猪狗大畜,或抽以柳条,或以石掷之。

    性如其名,虎仔在百畜面前,硬是有几分虎威霸气。

    湖文虎生性好动,厌恶上学,令先生伤透脑筋。

    一日,先生教学童念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人所食?胡文虎油然想起屠宰六畜的精彩场面以及六畜烹饪后的美味香气,便忘记了应声念经,脑海中六畜奔腾,鲜血洒地。

    先生见其心不在焉,叱喝一声,怫怫然扬起戒尺,向他滚圆的头顶打去。虎仔反应敏捷,忽地后退几步,落地之时,手中已捏着一把亮晃晃小刀。

    先生本书生意气,见着小刀,顿时吓得一脸煞白,缩回戒尺,以期虎仔刀下留情。

    次年父亲回乡,先生诉状道:“贵虎仔如此顽蛮,当众童之面,以小刀威吓老夫。老夫尊严扫地,无颜为师,实不敢再教。”

    旧时代老师打学生天经地义,师道尊严至高无上。

    父亲气得骂儿子是孽畜,将他转入另一间私塾。湖文虎仍顽性不改,先生若处罚,他必反抗之。

    湖文虎做了报人,常与人谈他童年时的顽性,说他没有打好文学底子,甚感遗憾。

    胡子钦再次回老家,虎仔已被先生逐出塾门之外,4年转两间私塾,家族人均无可奈何。

    胡子钦把虎仔带回仰光,让他在自己店里做帮手。

    胡子钦既是严父,又是慈父。虎仔毕竟年轻,除了学师习医,父亲允许他玩乐,原则是不伤人害畜即可。

    仰光算不得繁华都市,多跑几个来回便无厘头。

    湖文虎旧嗜复发,又虐畜取乐。

    胡子钦笃信鹌鹑、白鸽之类的飞禽为滋补上品,这为儿子的虐畜嗜好大开方便之门——湖文虎把屠宰活包揽下来。

    他先把飞禽的毛全然拔净,飞禽通体赤红,无翅展飞,只能在地上蹦蹦跳跳,文虎甚觉好玩。

    玩腻了,文虎再以刀屠之,或刎颈,或剖腹,其乐融融,胜过食畜之味。

    飞禽之中,尤水骛生命力最顽强,死去良久,尚能起死回生,疾步飞走,引颈哀鸣,令人快哉!

    父亲发现儿子虐畜,训斥儿子。文虎问:“为何水骛久死复生?”

    父亲一时对答不上,只好以阴阳五行敷衍。自此,文虎虐畜畅行无阻。

    有人设想,湖文虎虐言行径发生在今日香江,必会引起公愤,被爱畜会控以“虐畜”罪,绳之以法。

    在那个时代,虐人者比比皆是,虐畜也就算不得什么。

    湖文虎虐畜嗜好到娶妻成家仍不泯,忽一日,他良心发现,痛改前非。

    这件事,湖文虎常向友人谈及。

    这一年,湖文虎生疔疮,痛苦不堪,卧在床上,叫学徒杀一只鹌鹑,炖药羹吃。

    学徒深谙少老板的怪癖,拔光毛后,放其床下,取悦少老板。

    湖文虎昏昏沉沉,睡了过去,待醒来时,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团光亮的东西在缓缓蠕动。湖文虎毛骨悚然,定晴一看,原来是一只脱掉毛的鹌鹑,鹌鹑可怜兮兮,惊恐万状。

    湖文虎一时十分难过,自己生了个疔疮,就痛苦不堪;一只小牲灵,将毛拔光,无处逃生,等待人来虐杀取乐,岂不更痛苦!从此,湖文虎不再虐畜。

    当然也不是像出家人那样不杀生、戒荤腥,他杀生食肉如故,只是应了古人一句老话:快刀杀人,死而无憾。

    湖文虎不虐畜,并非就把玩性彻底革掉。

    仰光唐人街的热闹场合,每每都能见到湖文虎神气活现的身影。

    湖文虎好出风头,在闽籍华侨中口碑不佳。

    其父胡子钦年迈多病,侨民私下议论:若老泰山一倒,虎仔如何支撑得了先父开创的基业?

    1908年,胡子钦不治离世。湖文虎年满二十八岁,身为兄长,克绍箕裘,主理先父遗留下的永安堂。

    一日,湖文虎将店里现款搜刮一空,有数千缅币,统统拿去换了港币,然后坐一艘英国班船,去了香江。

    消息不胫而走,唐人街沸沸扬扬。说胡家大公子如今没有父亲管束,就掏空家中老底,到灯红酒绿的香江醉生梦死去了。

    更说胡家出了二世祖,千年的基业,行将一朝败尽。

    湖文虎远在仰光,虐畜成癖、游手好闲的德性已名扬海外,香江的数家药材行均耳熟能详。

    不过子归子,父归父,儿子再荒唐不经,也不至于影响父亲的生意。

    永安堂的药材都是由香江购去的,交易久了,结下信用,香江药材行往往是先凭单发货,然后等款汇来。

    湖文虎这就来到香江销金窝,他不是来大撒银纸金币、一饱六欲,而是用钱买回先父建立的信誉。

    湖文虎替父还债,众药行老板惊喜不已,对文虎的偏见一扫而光。

    他们竞相赊药给湖文虎,以维护与永安堂的友好往来。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