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74 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万字大章 求订阅!求月票!)  科技尽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

    文希琢一点都不奇怪今天会接到刘主任的电话。

    实际上从那天刘主任专门把他叫去了主任办公室,让他当着面给宁孑打电话后,文希琢便一直关注着这个曾经他管理过的学生。

    永远不要小看一个高校辅导员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能在华清当上辅导员,智商肯定不会有大问题。文希琢很清楚每天一堆事情的主任,会专门把他叫去做无用功。

    很快他便打听到了许多宁孑的近况。

    毕竟院士亲自去邀请这种事,本就是瞒不住的。更别提还有《数学年刊》上的论文加成。

    所以那段日子,他的心里其实也一直挺忐忑的。

    好在那次宁孑没接电话之后,便也没了什么下文。谁想到这两天他的心情刚放松一点,一大早的便在网上又看到了关于宁孑的消息。

    是的,文希琢实际上比刘铮名更早看到这条消息。

    年轻人本就比中年人更关注网络,尤其是他的手机上还有微博软件,直接就收到了推送。

    这次消息还更炸裂,已经不限于学术界对他的褒扬了。商界那些大老明显比学术界的大老要更直接,夸起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顾忌。

    所以一大早赶来办公室后,他就开始准备了。

    仔细的在档桉柜里翻找当初处理宁孑那件事的一切资料,不管用不用得上,先准备好总没错的。

    眼睛扫过那些资料,脑子里却全是近期关于宁孑那些消息。

    于是不停的陷入各种对人生的怀疑情绪之中。

    这明明就应该是两个人好不好?谁特么见过大一物理基础都能不及格的天才啊?这是大一藏拙逗人玩么?准备在大学四年里上演一出逆袭翻盘的大戏,结果被意外打断了?

    这个世界还有没有一点道理了?

    当然内心再怎么疯狂吐槽也无济于事。该面对的总要去面对的。所以接到电话后,他一分钟都没耽搁,抱着一大清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厚厚一叠材料,直奔主任办公室。

    ……

    美国,普林斯顿。

    虽然已经到了晚上,但《数学年刊》所在办公地的会议室依然亮着灯。期刊所有编辑正少有的加着班。其中当然也包括主编罗伯特·凯尼。

    当然这次加班本就是他要求的。

    在暂时放下原则之后,罗伯特·凯尼当然也了解宁孑突然如此受那些高科技公司重视的原因。他甚至专门在三月论坛申请了一个账号,并花了三百美元购买了会员只为了下载那段源代码,以及查看论坛上关于湍流算法的评论。

    毫无疑问,在他进入论坛的时候,这则帖子下方的评论区已经完全被各种惊叹声所刷屏。

    互联网技术人群,不管是黑客还是白客其实都是相对纯粹的。这本就是一个慕强的世界。于是在大概浏览了一下论坛上的发言,以及湍流算法的说明文档跟源代码后,罗伯特·凯尼当即便做出了决定。

    宁孑那篇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光滑型跟唯一性证明》的论文等不到九月在正刊发表了。必须增发一个特刊来登载这篇论文。

    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学术期刊是不需要去追逐热点的。

    但这次情况还真就不太一样,同样属于活久见的范畴。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首先解决理论问题,再通过理论反馈到实践中。理论论证出了可行,大家才能确信具体实践肯定能够成功。

    简单来说理论的存在指明了方向,具体实践则是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不断尝试并找到正确的道路来。结果现在宁孑设计的湍流算法已经在网络上发布了,测试结果还一片叫好之声,结果其理论向的论文还在编辑社里压着,这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罗伯特·凯尼可以想象的到,如果这篇论文等到九月份才发表,《数学年刊》可能会遭受到的学界批评之声。

    所以这次根本没有任何纠结,罗伯特·凯尼便下了决定,当天电子版就要在《数学年刊》官网上线,次日这篇论文的就要出特别刊直接发布。

    理论论文必须得追着实际成果,光是想想罗伯特·凯尼都觉得哭笑不得。

    当然这大概也属于幸福的烦恼吧。

    刊载学术论文是件很严谨的工作,并不是直接将作者原文上传就行了。最后的排版跟校对一样重要。此刻所有编辑正在加班做的事情,就是针对这篇论文最后的校对工作。

    毕竟这篇论文原本打算是九月刊载的,现在才六月底。

    这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毕竟是篇数百页的论文,七、八个人每人负责论文的一部分,从下午已经忙到了日落,终于整理完毕。

    “好了,感谢大家今天的付出,不过现在还不能懈怠了。汤尼,现在就将整理好的论文发到官网上吧。约翰,你负责现在马上去跟出版社做交接,确保明天早上特刊的纸质版就能邮寄出去。神呐,那真是个神奇的华夏小子。”

    分配完任务,罗伯特·凯尼并没有离开。

    而是回到自己办公室给宁孑跟宁孑这篇论文的审稿人发了封邮件,告知了这些相关人士论文即将发布特刊的消息。然后登录了《数学年刊》的官网,直接到看见这篇论文挂在了官网最显着的位置,其他论文都暂时被缩小了字体,足够凸显出这篇论文的价值后,才满意的叹了口气。

    “哎……可惜了,宁孑,这家伙怎么会选择一所体育大学呢?该死的希金森,他应该告诉那个孩子我们的普林斯顿的球队曾经在NCAA取得过超过五百场胜利……古怪的天才!”

    ……

    就在《数学年刊》终于完成了对宁孑论文的最后校对工作,将论文上传到服务器的时候,文希琢也恰好赶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

    刘铮名看到文希琢抱着的一堆材料,满是阴霾的脸上终于还是挤出了一丝笑容。

    如果不是这件事情,他其实对文希琢的工作还是较为满意的。起码说得上是耐心细致。

    “小文,看来情况你大概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