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气死人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贞观十一年九月,北风呼呼的刮,长安城已提前进入冬日的寒冷。
    
    寒风不断吹打着已经染红的枫叶,树叶随风飘落,让整个长安城显得有些萧索。
    
    街道上的行人缩手缩脚显得行色匆匆,是乎想赶在寒风吹到脸上之前享受家的温暖。
    
    正在此时, 传来一阵呼喊:“八百里加急,闲杂人等赶紧让开”
    
    随即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由远及近,朝着皇城飞驰而去。
    
    皇城之内,政事厅!
    
    李二陛下端坐于首,面前的桉几上正摆放着几份奏折。
    
    此时李世民正捧着一份奏折正看得入神,时而虎目精光闪闪, 时而眉头微微蹙起, 可以看出他此时的心情并不平静。
    
    这样的状态已经保持了一个多时辰了, 能让一向荣辱不惊的李二陛下如此失态,可见奏折内容的震撼。
    
    一众大臣即使跪坐着有些腿脚麻木,气血不通,却也大气不敢喘。
    
    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与高士廉闭目养神,犹如老僧坐定。
    
    要不是时不时用手抚一下颌下的胡须,还以为他们睡着了!
    
    卫国公李靖与英国公李绩正襟危坐,身板挺直,还是一副将军的作派。
    
    赵国公长孙无忌不时抬头观望,好像在揣摩李世民的心思,只是不时轻呷一口茶水显示了内心的烦躁。
    
    中书侍郎岑本站立在一旁,全神贯注,深怕听露了李二陛下的圣御。
    
    屋外寒风瑟瑟,厅内沉寂而压抑。
    
    其实在座的众大臣都已经大致知道李二陛们的审验。
    
    如果按照程序, 李二陛下只要确定同不同意他们商议的方桉就行,哪知却被李二陛下直接留了下来,这让他们深感意外。
    
    又过了好半晌,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锐利的眼神在众人脸上一一划过,这才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沉声问道:
    
    “此次出征吐蕃,大唐威武之师壮我国威,朕心甚慰,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
    
    “这几份奏折内容繁多,不宜全部马上做出决断,诸位且先说说侯君集御下不严、放纵士兵烧杀抢掠逻些城百姓一事如何看待?”
    
    话音刚落,英国公李绩便开口道:“侯君集放纵士兵烧杀抢掠投诚百姓,致使全城大乱、军纪废弛,影响极其恶劣,将会导致大唐日后的征战极为艰难,臣以为,应当押解侯君集回京交由大理寺审理,以正军纪。”
    
    大唐军方各将领,其实并不是一团和气,侯君集与李绩一向不怎么对付。
    
    虽然李绩的官职更高, 资历更深, 但侯君集依仗李二陛下的宠信, 一向不将李绩等瓦岗降将放在眼里。
    
    甚至时常与旁人拿李绩降将的身份说事,言语中颇为不屑,是以两人的关系极为冷澹。
    
    当然,话又说回来,巨富之家出身的李绩,又何尝瞧得上一身痞气的侯君集?
    
    因此,虽然李绩一向以低调内敛的性格着称,但有机会能够打击到对手,李绩当然不会放过,何况这也是证据确凿的事。
    
    此次西征,李二陛下任命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统帅全局,大家都以为这次是一次刷功勋的好机会,哪知侯君集却捅出了一个大娄子,李绩又怎能放过?
    
    对于侯君集的纵兵行为其实大家还是有些不解的,毕竟以侯君集的资历和地位还达不到自污的地步,都显得不可思议,这也太目无军纪了!
    
    别人可以落井下石,但长孙无忌却不行,毕竟同为太子阵营的人,两人一一武,可以说是太子李承乾的左膀右臂。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