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融合  神秘让我强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飞速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不行,那你还不折腾死一堆人?你就是个小丫鬟的命。”闻人升直接拒绝道。
    “我不管,以前你都不下场的,都是让我自己管,这次你为什么要出来?”小幻在地上打滚,连带着波斯猫一起滚。
    “因为这次是一整个星球,我在里面才能控制局面,在外面反应太慢。”闻人升耐心解释道。
    “这里有我就行了,你不用在这里。”小幻开始在后面推他,想将他推出去。
    那当然是推不动的。
    闻人升最后给小幻安排了个持扇侍女的活。
    就是在后面打扇子,一打半天的那种,让她好好回忆下民间疾苦,别成天不知足。
    又过几天,太后发下旨意,允许与西人通商,西边开了关,东边也开了关。
    看到这里,闻人升决定加速一下。
    速度一下飞转。
    三年过去,朝廷并没收上多少银子,反而因为开关多了不少吃饭的冗官。
    直到户部黄侍郎亲自去查,杀了一批,提拔一批,戴罪立功一批,当年收上来的银子就翻了五倍。
    就这么离谱。
    陆太后决定以后六品官的任命,自己都要过目。
    心声不行的,直接给一刀送走。
    很快她就发现官员不够用了。
    嗯,历年科举造成的大量待缺官员,就在她这里解决了。
    中风太后的名声,在士林中传扬开来。
    据说只要去太后前走一遭,不中风的,都是中用的。
    因功黄侍郎被提拔成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太子还是个一岁的娃娃,是昏睡几年的皇帝抖擞精神,由一个服侍的妃子诞下的。
    这妃子不是别人家的,就是黄尚书的女儿。
    嗯,黄尚书今年不到四十岁,就已经做外公了。
    朝中逐渐出现了黄D。
    黄D的标志就是引用西人之书,修改圣人之言。
    圣人重农,西人重商。
    圣人禁锢农民,认为男耕女织才是大同;西人封建主也不想让领地农民乱跑,无奈都是散碎,农民有空子可钻,自由出海。
    黄尚书找了几个文胆,专门写新学说,总之就是东西结合,逢迎太后的喜好。
    把文章交上去,太后喜欢的就发表,太后不喜欢就撕掉。
    多年科举出来的精英,在这方面的灵活度,大得让人惊讶。
    再次返回东方的尼略看到后,很是惊叹。
    “我这边科举还都没有影子,刚刚和几个君主说了说,他们要把我丢海里醒醒脑子。没想到东方人的大人物,这么快就接受了我上次带来的学说。”他很感叹地对大胖和尚说着。
    “是啊,东方文官的脑子还是比封建领主强得多,不然的话,他们怎么治理这么大的地盘?”
    “必须把封建领主的家传位置给砸烂,换成郡县制,才有可能实现科举。”尼略决定来一把大的。
    科举的基础就是国王集权。
    这点他看明白了。
    如果国王没有权力,还是大大小小的领主做主,他们绝对不乐意外面考上去的官员,跑到他们家的领地里指手画脚,会直接沉到海里。
    他想搞科举,得先当有权力的国王,废除分封制。
    东方朝廷在这方面领先了一千年啊。
    只是他们的老爷们也太顽固了,就是不想让老百姓动弹动弹。
    个个也是虚伪的很,嘴上不谈钱,手一个比一个黑。
    而且尽说些让人稀里糊涂的话,就不能让人好好说话,明明白白地说话。
    非要各种玄虚,各种比喻。
    尼略看出了那些文官的最大缺陷:没有逻辑概念,或者说不屑于逻辑,而是青睐于圣人言,古人说,祖制。
    他们不知道科学和理性,不懂得积累和提升,不明白科学这个门类,偶尔有个天才总结出来某些知识,很快也会消失。
    因为科举不考。
    是为杂学。
    科举的弊端又出现了。
    科举考什么,聪明人才学什么。
    “你说,和尚,为什么东方人这么聪明,偏偏没有弄出科学和理性来?”尼略疑惑道。
    “因为他们不需要啊,近乎半封闭的地盘,航海只是辅助,不是生存的必须。没有海洋,没有航海,就没有科学。他们的农业不需要科学,只要经验和劳力,他们没有发展科学的必要动力。”大胖和尚以自己的见识说道。
    “海洋?嗯,海洋是多变的,船主和商人们必须总结规律,提炼知识,积累下来,才能在一次次海上贸易中生存下来。农业相对稳定,只要有水利,有劳动力,地主们就能稳定收租。”尼略恍然道。
    “就是这么个道理,人脑子不用就不灵活。僵化的头脑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