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八章 李标吐血了(求月票)  干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爆增到,多到卖不出去的地步,朝廷甚至会发愁谷贱伤农,人们甚至每天都会浪费大量的粮食,饥饿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不再是问题。”
    李标听了,很自然的问:“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他父皇听了却苦笑道:“如果此事可持续,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问题是,化肥乃自石漆中所炼,石漆存量虽然很多,然却是用一点少点,故而必有用尽之时。一旦没了石漆,便会再无化肥,恁地时,依靠化肥发展起来的农业,必会天崩地裂。”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出自石漆中的化肥越用,土地的肥力就越差,且其与同样出自石漆中的杀虫剂必将越用越多,进而导致农业残留物越来越多,届时,粮食、瓜果蔬菜都会被农业残留物所侵染,而后会导致人的身体出现健康问题。”
    他父皇看着面前的化肥,一脸嫌弃的继续说道:
    “走上这条路,从长期看来,不仅会制约农业的发展,且会对我们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留下巨大的隐患,关键它不可持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走上这条路,化肥必将会越用越多,导致要想维持同样的产量,就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化肥,这便会对化肥产生严重的依赖,一旦有一日,石漆使用殆尽,不,哪怕只是石漆的产量下降,致使化肥供应不上,人们恐怕便要遭受更严重的饥荒了,那时饿死之人必将如过江之鲫一般。”
    李标似懂非懂的问:“既然如此,父皇为何还要让人研发此物?”
    他父皇不答反问:“我儿可知一切发展的基础是甚么?”
    李标摇摇头:“不知。”
    他父皇答道:“是粮食。”
    顿了顿,他父皇接着向是在对他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人只有吃饱了,才会去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才会服从统治,不然,唯有不断的动乱。”
    说到这里,他父皇不无无奈地看着那些化肥,又道:“化肥虽然后患无穷,然则,若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却可以饮鸩止渴。”
    害怕李标太小听不懂,他父皇又详细的跟李标解释了一下:“今我大乾有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朕又令人大力研发高产农作物,短期之内,定然是用不上这化肥的,可现今人口逐年暴增,三五十年后,只怕我大乾将突破十万万人口,那时,若是我儿还未找到旁的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之路,便用上这化肥罢。”
    “饮鸩止渴总比我大乾仅五七十年而亡要好……罢。”
    李标对他父皇那一刻的不愿、无奈又不甘的神情,印象非常深刻。
    李标忍不住问他父皇:“父皇天纵奇才,难道真无解决之法?”
    他父皇笑道:“方法也是有的。”
    接着,不等李标再问,他父皇就娓娓道来:
    “有一种生态农业,既可以大大增加粮食的产量,又没有如此多的隐患。”
    “所谓的生态农业,就是大规模的压缩石漆产品对农业的投入,即不再依靠外部资源发展农业,而是依靠土地及自然界天然的循环来保持土壤的肥力,增加粮食产量。”
    “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之为种养殖一体化。”
    “如在种植粮食的土地中放马,马可以将田地中的很多杂草吃掉,这就省去了除草的时间,另外,由于放马,还能产生大量的马粪,这马粪就是最好的农肥之一,用马粪做肥料,对于农作物的产量而言,可以做到大大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键还不会破会土地的肥力。”
    李标听了,更加不解地问道:“投入少,收入高,还不破会土地的肥力,那父皇为何不使用此法?”
    他父皇摇摇头说:“我儿有所不知啊。”
    “此法并非朕独创,而是古已有之,以动物尸体、小麦或水稻的麦秆、猪马牛的粪便作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肥效长,还能增加和更新土地有机质,改善土壤。”
    “可它也有一个大大的缺点,那便是肥效慢,产量受限制。”
    “总之,这种方法,远没有石漆中所提炼出来的化肥见效快,人们是很难经受这种诱惑的。”
    可能是那时他父皇就对李标有所期待,所以又主动跟李存说起了有机农肥:
    “我中国使用有机农肥的历史源远流长,农民烧荒后遗留在土地上的草木灰,便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农肥。”
    “城中那些收集粪水之人,也是将其用作有机农肥的。”
    “还有许多东西亦可以作为天然的有机农肥,如制糖所产生的甘蔗渣,如人类食物的一些残留物,动物吃剩下的干草,这些皆可制成堆肥。”
    “用这些肥料,也可以大大地增加粮食的产量,还可使土地的肥力获得恢复。”
    “对了,我儿要切记,不要在一个地区种单一的农作物,这样会导致虫害的发生,可使用间作法,即多种农作物配合在一起种,如豆类跟谷类一起种,西红柿和玉米种在一起,都可有效地防止虫害。”
    “其实朕已然在推广这些了,也在命人研发不使用石漆产物的生物肥料及杀虫剂。”
    “可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非有大毅力之人,不能走通这条道路,朕的性子急,这一生都在弯道超车,很难坚持此事,希望我儿将来能做到朕亦难以做到之事。”
    正如他父皇所说的那样,他父皇虽然什么都明白,可他父皇想干得事实在太多了,而此事却需要不懈的坚持,而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出成果的,因此,在推动此事上,他父皇并没有太大的作为。
    最后,是李标大力推动的此事。
    结果,十来年间,大乾王朝本土的粮食产量暴增了差不多五倍,尤其是红薯、土豆类的根茎农作物,产量翻了差不多十倍。
    这为李存提出来的所有主张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甚至可以说,李存之所以一直能开疆拓土,也是因为大乾王朝本土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