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杨帆嘻嘻一笑,说道:“你先前不是质疑我抄袭你的词么?既然你没有证据,那休怪我不客气了!”
    
    说着,杨帆转头看向李二陛下:“黄贲诬陷微臣抄袭,毁了微臣的名声,现微臣状告黄贲诬陷忠良,抄袭了某的诗词还贼喊捉贼,还请陛下为我做主啊!”
    
    听到杨帆的话,李二陛下眼角直抽抽。
    
    你小子还知道有名声啊!
    
    每次都惹事生非,何曾见过你爱惜名声?
    
    还没等李二陛下说话,黄贲却跳了起来:“杨帆,你说我是抄袭你的诗词,你可有证据?陛下当面,岂容你胡言乱语?”
    
    黄贲心虚了!
    
    若杨帆真有什么证据,那他这一辈子就完了。
    
    一介草民诬陷当朝县公,即使不死也脱层皮。
    
    很快,黄贲又冷静了下来。
    
    在他看来,若杨帆真有证据证明那首词是他写的,为何不早一点拿出来,显然杨帆是虚张声势。
    
    不仅黄贲如此想,在场的所有人也认为杨帆是胡扯。
    
    杨帆并没有理会揭斯底里的黄贲,而是对着许敬宗缓缓说道:“众所周知,《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某在秋夕午时在望月楼所作,当时有很多大唐的大儒和学子都可以为我作证,其中就包括孔颖达和许侍郎,某说的对否?”
    
    “万年县公说得不错。”杨帆的这番陈述确实是当日的情景,许敬宗想否认也不可能。
    
    更何况,当时孔颖达和众多学子也在场,想否认也不可能。
    
    听到许敬宗的回答,杨帆看向陈学礼,继续问道:“陈老,您先前说过,黄贲拿出这首词的时间是秋夕当日,子时已过,对否?”
    
    陈学礼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杨帆笑得更欢了,眼神在众人的身上划过,而后死死盯着黄贲厉声喝道:“黄贲,我作这首词在先,你拿出这首词在后,这不是你抄袭我的词是什么?你还敢狡辩?”
    
    黄贲顿时慌了神,言辞闪烁的说道:“你有什么证据?再说了,我们作出这词的时间只相差几个时辰,凭什么就说是我抄袭你的?长安与江南相隔千里,我总不能飞过来抄袭吧?”
    
    见此情景,杨帆呵呵一乐,更加肯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长安这边一定有人把这首词在几个时辰之内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
    
    想到这儿,杨帆根本不给黄贲缓过来的机会,大声质问道:“你当然不可能长翅膀飞到长安来,但却有一样东西可以在几个时辰之内飞到千里之外的江南。”….黄贲面色大变,强言狡辩道:“你胡说,这世间怎么可能有东西几个时辰便能飞到千里之外?”
    
    杨帆笑而不语。
    
    在这个没有飞机高铁的时代,送信最快的莫过于信鸽。
    
    据杨帆了解,信鸽用于军事情报传递应该是在北宋时期。
    
    虽然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用信鸽传递信息的成熟渠道。
    
    但饲养信鸽在华夏有几千年的历史,难免有一些奇人异士能够发现其中的便利。
    
    信鸽每小时的飞行速度是150公里左右。
    
    用六七个时辰,绝对能够到达千里之外的江南。
    
    当然,这种信鸽绝对是万里挑一的。
    
    于是杨帆言辞凿凿地道:“当然有东西能够在几个时辰之内飞到千里之外的江南,这个传递消息的就是鸽子。”
    
    “是不是长安有人把这首词带给你,让你据为己有,以便今日故意诬陷于某?”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