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 借兵(一)  一剑长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有炊烟升起,便一定有人家户。
    
    徐长安站起身,鬼使神差的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一般情况,徐长安单独外出的时候,他都是穿着一袭青衫,背着长剑。除非是和副将们商议作战对策的时候,他才会郑重的穿盔甲,把长剑挎在了腰间。
    
    炊烟寥寥,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茅草屋内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张桌子,面放着几个番薯,几只苍蝇不停的围着番薯发出了烦人的声音。
    
    徐长安才走进了茅屋,一个白发苍苍,佝偻着背的老头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正好撞在了徐长安的身。
    
    徐长安急忙接住往下掉的碗,递给了老人。
    
    老人抬起浑浊的双眼,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原来是少侠啊!”
    
    徐长安有些惊诧。
    
    “您认识我?”
    
    老人摇了摇头道:“不认识,不过我最近都会出去打柴,经常看到少侠对着山头发呆。”
    
    “老头子我啊,以前也经常会看着垂江的方向,那里是家乡。”
    
    徐长安没有打断他的话,静静的听着他讲。
    
    “当年我们出来了,结果突然宣布闭城,许多人留在外面。”
    
    “可是啊,我们的户籍都在越地,我们在外面分不到土地,要么只能开垦私田,可被发现会挨一顿板子;当然还有一种法子存活下来,那便是入伍。”
    
    “可那些军老爷啊,只收十七八岁的壮小伙,当年我已经三十多岁了,迫不得已,只好跑到这山来躲着,私自开点耕地。”
    
    “那城里面啊,是我的家乡,我在里面有妻儿老小,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唉!”
    
    徐长安看着这个老人,沉默不语。
    
    他接过老头手的碗,里面是一碗煮的只看得见汤的面条。
    
    徐长安看了看老头,这东西对于自己来说不算什么,可对于他来说,一顿同时吃番薯和面条,算是为数不多的大餐了。
    
    徐长安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也不想拒绝,他不知道拒绝之后老人会不会有想法,他接过那碗面条。
    
    老人一笑,立马转过身去,再下了一碗面条。
    
    徐长安吃了两口,看着老人,缓缓说道:“过不了多久,您一定能再回到家乡,那时候,人人有田种,人人有地耕。”
    
    老人摇了摇头:“都是少年心性,当年啊,那些十七八岁加入军营的壮小伙们也说要打开这垂江的大门,可过了那么久。一晃眼,他们都成了老兵油子,可这垂江啊,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紧闭。”
    
    徐长安心念一动,好像抓到了什么,立马问道:“当年那群十七八岁的士兵们去了哪儿?”
    
    “朔方大营呗,还会哪!”老人有些愤然,似乎是对这些当年口口声声要打回老家却又无所作为的青壮年有些意见。
    
    徐长安听闻,喜眉梢。立马说道:“大爷,您放心,不出半月,这垂江定会被破!”
    
    老人才想说话,便只能看到徐长安的背影了。
    
    ……
    
    当徐长安正准备利用那群垂江出来的兵油子时,一个喜讯传了过来。
    
    郭汾率领的东路军,已经破了栖梧,韩稚带着七八十人逃往越州。
    
    谁也没想到,拿得头功的居然是以稳健著称的郭汾!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