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 危机,信息交汇点  开挂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在苏哲和范晓明两人通话的过程中,徐正平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在两人挂了电话,徐正平确定是脑机结合技术获得突破后,兴奋的说:“好!太好了,脑机结合技术一突破,那游戏舱就能更新换代了,生产力将在极端的时间内获得爆发式的发展。”

    脑机结合技术,还是非接触式的脑子结合技术。

    有了这,就能够用意识直接控制人形仿生机器人了。

    过去那些细活也都能干了。瀨

    对于地球同步轨道上那些设施的建造,以及月球的全面开发,只要有远程控制人形机器人就能完成建造了。

    在他感概的时候,苏哲和范晓明两人正在看相关的资料数据。

    过了好一会儿,范晓明看着苏哲问:“怎么样,实验是否证实了你的猜想?”

    对于脑机结合技术的研究,他只是一个外行,只能看懂很少的部分。

    就如他看的这些资料。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人大脑的研究数据。

    他学的是物理,对加速器和高能物理这一块擅长。瀨

    苏哲和他不同,基本上就是全才。

    对于人体大脑的研究,还是对脑机结合技术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苏哲提出研究的大方向、猜想,再由科研团队去实验验证。

    苏哲点点头说:“从实验的数据看,只能说部分证实了我提出的猜想。”

    “部分证实,我听你们说可是关键性突破,我还以为你们马上就能搞出脑机结合技术的,让我白高兴一场。”徐正平有些失望的说。

    “校长啊!我们不用这么急的,这次突破很有价值的,说不定很快就能研制出脑机结合技术的。”范晓明笑着说,“那个,我看的也不是太明白,具体的要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他说着看向了苏哲。瀨

    苏哲笑笑,解释说:“这次突破的内容,具体点说就是我们在人脑中找到了部分信息交汇点,就好比眼睛看到了画面转化成信息后传到大脑,我们找到了信息的传输路径,有路径就有交汇点,我们一一找出信息交汇点,在加以信息的读取和信息的加入,那脑机结合技术就成了。”

    脑机结合技术。

    简单点说,就是人的大脑不用管人的五感和人体同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

    而是大脑同机器,或者说计算机。

    通过这些的连接同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换。

    按照他的思路,知道在人的大脑中找到大脑对外进行信息交换的交汇点。

    从信息交汇点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就可以了。瀨

    “部分信息交汇点,部分是多少?”徐正平一脸的好奇,“估计还要多长时间完成脑机结合技术的研制?”

    他极其可望脑机结合技术的出现。

    对于全面开发太阳系,急需这样的技术。

    “校长你……”范晓明说着看向了苏哲,“好吧!我也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脑机结合技术的研制。”

    他对脑机结合技术是非常期待的。

    一旦实现,就能真正的进入虚拟宇宙了,而不是用眼睛看、用嘴说、用手来控制了。

    远程控制人形仿生机器人也一样。瀨

    能够做到像是控制人体一样控制人形仿生机器人了。

    再就是对装甲型太空服、机甲这些的控制。

    都能像控制人体一样去控制这些了。

    还有很多很多应用场景。

    毫不夸张的说,脑机结合技术就是颠覆性的。

    苏哲想了想,解释说:“现在发现的信息交汇点是人的视觉信息的交换,既然按照我的猜想找到了视觉信息的交汇点,那其他的信息交汇点估计很快的能找出来,依我看的话,搞出脑机结合技术,快则一两个月,慢的话要半年一年的样子,具体的要看进度。”

    脑机结合技术,只要突破了关键点,实现起来是很快的。瀨

    “快只要一两个月。”徐正平激动的说,“好!好!那我们就快一点,赶在我们登陆火星前搞出脑机结合技术,那我们登陆火星就轻松多了,我们在火星地表吃着火锅唱着歌就能完成火星轨道的太空港的建造。”

    “这么快,那我们要加一把劲,早研制出来,我们开发太阳系早一天完成。”范晓明笑着。

    “是啊!是啊!回去就督促脑机结合技术的研制。”徐正平高兴的说,“把其他是放一放,你们两和我一起,脑机结合技术太重要了。”

    脑机结合技术啊!

    一旦研制出来了,不仅大大加快了对太阳系的开发,还能巩固陵州理工大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

    虽说这一年来,学校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最为顶尖的高校。

    可最近半年,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后,国内其他高校也开始发力了。瀨

    特别是国内以前的那些头部高校。

    就如燕大、清大等等高校。

    毕竟这些高校的底蕴在那。

    就拿清大来说。

    在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后,国际秩序发生改变,清大也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

    清大振臂一挥,召集全球范围内的清大校友回国效力。

    这时候,国内的待遇比国外的要高了,科研环境也变好了。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