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蝉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铁料。
    
    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全部从长安运过来,那就只有就地取材。
    
    因此,在还没有下江南的时候,杨帆就让人在这里埋下了云台山铁矿区。
    
    此次过来,杨帆不仅带着大量的各类人才,还带了不少建筑铁厂需要的材料。
    
    毕竟,杨帆决定把这里打造成自己的根据地,也想把华亭镇打造成后世的世界之窗。
    
    大部队又行了几十里,来到了云台山下,留下一部分人看船,杨帆则带着工匠和物资上了山。
    
    他想看看,这个在后世闻名的云台山硫铁矿区在未开发之前是怎样的。
    
    由于云台山人迹稀少,螺马驮着物资,人牵着马,上山的路很艰难。
    
    云台山山势巍峨,山体由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和侏罗系闪长玢岩等组成。
    
    东南有云台山硫铁矿及云台山抗日烈士墓。
    
    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记》云:“云台山北有大石,如卧鼓、中空,可坐数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吴时呼为石鼓。”
    
    山中倒没有太多江南山区常见的雾瘴,但林木茂密青翠,山间溪流潺潺。
    
    虽然此山远不及关中那边雄伟挺拔的山脉巍峨壮观,却也有一种幽深静谧的肃然。
    
    沿着一条溪水朔流而上,溪水旁的小路不知多少年无人行走,落满了厚厚的枯叶,脚踩上去就发出一声声细微的轻响。
    
    越往山上走,林木越是茂盛,山势越是陡峭,巨大的树冠伸展开来遮住了河面上的天空,茂密的树叶藤蔓肆无忌惮的生长,遮天蔽日,密林中阴暗潮湿。
    
    越走越是感叹,未曾开发的云台山,这种最原始的状态比之亚马逊的那些雨林也丝毫不差。
    
    只是当人类见识到了这片土地的价值,便会开始动用无穷的智慧利用起这片土地,同时亦会展现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从古至今,一边是人类的文明繁衍,一边是上天赐予的浑然天成,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更适合,谁也没有最终的答桉。
    
    当然,杨帆只是希望人类不停的自然界获取资源时能够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
    
    不要等到频临绝境的那一天,才知道是我们自己亲手毁灭了世间的美好。
    
    渐渐的,高大的树木开始稀少,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多,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
    
    长时间行走在阴暗的密林之中,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压抑、烦躁、恐惧,最终在见到头顶蓝天的时候都一扫而空,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席君买伸手指着远处的山坡和山谷的一大片土地:“公爷,根据你的指示,工匠在那里发现了很多的露天矿石,我觉得炼铁厂建在山谷最合适!”
    
    “一旦把上山的路修通,这里又紧靠长江,对于铁料的运输有着极大的便利。”
    
    杨帆双手插腰,极目远眺,那边的山上,很少见高大的树木,都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和杂草。
    
    很多地方都露出了幽黑的矿石,甚至能在山坡上发现一些肉眼可见的一个矿坑。
    
    显然,这些矿坑都是自己的工匠考察留下的。
    
    望山跑死马,看似近在眼前的山坡,却让杨帆他们一众人走了两个时辰。
    
    毕竟,众人都抬着建设炼铁厂的设备。
    
    等到来到矿坑前,天边的夕阳已经变成了红霞。
    
    此时上山的队伍人马俱疲。
    
    在山谷的平坦地带,显然已经有人进行修缮过,地上已经被整平,甚至有了一种几座简易的茅草房,显然是前期来考察的工匠所住。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