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二章 封赏的争论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承乾,说道:
    
    “此事朕会留意,皇儿一路辛劳,先退下,把具体的事项写一个详细的奏折,过几天再给你答复。”
    
    李承乾退下后,心里既期待,又有点担忧,这可是自己展露头角的机会!
    
    一旦成功,那他的太子之位必将稳如泰山。
    
    心头对杨帆的好感也蹭蹭的往上涨
    
    而太极殿内,虽然李世民没有当场做出决定,心中却已经有了腹稿。
    
    他不怕自己的儿子做错事,只怕他们束手束脚不敢施为。
    
    如今李承乾大胆的提出了方桉,这是李二愿意看到的,但是这么重大的事情,还要仔细斟酌。
    
    看了一眼还想再出言的长孙无忌,李世民摆了摆手道:
    
    “水泥路一事暂且搁置,今日找众爱卿过来,是想商议一下该如何封赏出征吐蕃的功臣,特别是忠义侯杨帆,真乃朕之福将,大家议一议。”
    
    “既然赵国公有话要说,那先从赵国公开始吧。”
    
    长孙无忌忽然间就很不想说话了。
    
    但皇帝指明道姓的问了,他当然不能拒绝,只能很不是滋味的说道:
    
    “忠义侯封了侯爵没几个月,提爵位有点不太合适了,而且忠义侯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也不适合提拔。”
    
    “再说,忠义侯即将要迎娶高阳公主,也算是皇族中人,为帝国效力乃所当然之事。”
    
    “况且,忠义侯在出征期间不尊敬军令,违反了军纪,不如赏赐一些钱财则罢了。”
    
    李世民低头不语,心头却暗道:“自己的这个大舅哥有些过分了,你的儿子长孙冲有些微薄功劳就让朕大肆封赏,虽然自己有一些愧疚的成分在内,但也不能这样不要面皮吧?”
    
    长孙无忌的话让李绩时不干了,这个长孙无忌居然把灭国之功说成儿戏一般。
    
    如果真让他得逞,那军队谁还肯为国卖命?
    
    于是轻咳一声,沉声说道:“陛下,微臣不赞同赵国公的说法,虽然功不掩过,但忠义侯立了大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朝廷如此怠慢功臣,岂不寒了众将士之心?请陛下三思。”
    
    李二陛下把手放在桉几上,不断的轻轻敲打着,既没有说话,也看不出其心中所想,目光却看向了房玄龄。
    
    他想听听这位足智多谋老臣的意见。
    
    房玄龄想了想,说道:“陛下,老臣觉得赵国公英国公都说的有道理,不过老臣倒是有个建议。”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抬起头,饶有兴趣地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这位谋国之臣可从来没有让他失望。
    
    这段时间李二陛下也头疼不已。
    
    如果按照杨帆的功劳,即使封郡王也无不可,可是他犯下的错误也不少。
    
    违抗军令乃军中大忌,即使再看好杨帆,李世民也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
    
    再说,杨帆这家伙年纪轻轻就封赏国公这种位极人臣的爵位。
    
    一旦他再立功,岂不是赏无可赏?
    
    作为跟随李二陛下几十年的老臣,房玄龄当然能够揣摩到李二陛下的心思,于是抬了抬眼皮说道:
    
    “忠义侯年轻气盛,放荡不羁,出征期间时有违抗军令之举,如果再进行加爵,却有些不合时宜。”
    
    “再说,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忠义侯如今已经风头太胜,恐怕不是什么好事,老臣以为,为忠义侯长远打算,短期内不宜再有大的封赏。”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