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嘘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鉴于名字的混乱,后世的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不过此时马铃薯在大唐属于新的物种,当然还没有命名。
    
    众目睽睽之下,李世民有些急不可耐想把土给刨起来,不过却被杨帆阻止了。
    
    这让李泰感觉机会又来了,调侃着说道:“忠义伯不会是害怕父皇当面揭穿汝的骗局吧?”
    
    而后得意的笑了起来。
    
    李世民也有些疑惑,虎目紧盯着杨帆,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杨帆不急不缓地道:“陛下刚才挖的地方有些不对”
    
    通过杨帆解释,李世民这才清楚,三个大水缸分别种着马铃薯的幼苗、成苗、以及可以收成的马铃薯。
    
    刚刚李世民想刨开的正是幼苗。
    
    如果不解释清楚,等李二陛下刨了个寂寞,八个脑袋都不够砍。
    
    介绍完以后,杨帆洋洋得意的看着李世民。
    
    众人这时也才恍然大悟。
    
    不过还未等李世民动手,却被一名官员应声阻止:“陛下乃万金之躯,今天又是大喜之日,怎能污了陛下的手,就由老臣代陛下一探究竟,如何?”
    
    转头一看,此人五旬左右,皮肤粗糙、浓眉大眼,与一般的官员相比显得壮硕了许多。
    
    此人正是从三品大员司农寺卿郭嗣本。
    
    郭嗣本,字隆基,太原介休人,出身名门,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隋左卫大将军、真定侯郭衍次子,贞观年间任司农寺卿。
    
    此人与李世民其实还有些渊源,因为他的老婆长孙四娘与长孙无垢乃是姑侄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讲,两人还是有些亲戚关系的。
    
    虽然李世民也想亲自动手,但却不也不好驳了郭嗣本的面子。
    
    扫了一眼正议论纷纷的众大臣,开口道:“甚好,爱卿精通农耕之道,正好可以辨别一下是否认识此物?看看是否真如同这小子吹嘘的那般玄乎,小心一些,可不要弄坏了。”
    
    “老臣遵旨”
    
    说完郭嗣本直接对着杨帆微微一笑,拱手道:“没想到忠义伯小小年纪便学究天人,连农耕之学也有涉,老夫佩服,不知可否为某讲解该如何挖掘此物?”
    
    别人笑颜相迎,给予足够的尊重,自己当然得笑脸相送。
    
    瞬间对于这个长相看起来有些粗犷,说话却彬彬有礼、温尔雅的司农寺卿感官不错。
    
    杨帆抱拳说道:“岂敢得寺卿大人如此抬举,司农寺卿乃是大唐农耕之学的前辈翘楚,对于大唐农作物的生长培育都了然于胸,实在是实干之才、朝廷之栋梁,以后必将名留青史,小子万万不及也。”
    
    此话一出,郭嗣本老泪横流,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注意到自己。
    
    郭嗣本家世虽极显赫,出身隋唐大名鼎鼎的中原八大姓族之一太原郭氏。
    
    前半生空有满腔报腹却一直郁郁而不得志。
    
    前半生为隋臣,武德年间投靠李唐却是没有得到重用。
    
    唐贞观年间,因才能突出,得到李世民的赏识才进入人生的高光时刻。
    
    为了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为此郭嗣本韬光养晦,并没有争名夺利参与朝中争斗,只在一心扑在农耕之学上面。
    
    多年来,郭嗣本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和改良各地的农作物,详细记载各地气候水纹信息,为大唐培养高产农作物立下了汗马功劳。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