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视频,四百四十马赫  开挂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要把他宣传成典型人物。”

    “老师快看,左大军快要脱离光束通道了。”戴平安看着大屏幕提醒说。

    徐正平看向了大屏幕。

    此时,左大军的速度是四公里每秒,加速度是负的十米每秒。

    光束通道中,左大军三人看着不远处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

    “差不多了!我们可以脱离光束通道了。”苏哲提醒说。

    “好!”

    “开始脱离!”

    左大军和范晓明两人同时说。

    三人脱离光束通道后,太空服依靠自带的能源继续提供动力。

    不断调整方向和速度,很快,三人成功的进入了同步轨道。

    此时,三人离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的直线距离是十公里。

    三人调整好姿态,将太空服的翅膀正对着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之后三人停了太空服的所有动力。

    这时候,一道直径三米的蓝色光束照射在苏哲所在的翅膀上,接着是范晓明,最后才是左大军。

    也就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三人太空服的能源补满了。

    “走!我们到处逛逛!”

    说完,左大军动了,向太空太阳能发电站飞去。

    范晓明问:“大军!真人和远程控制人形彷生机器人有啥不同?”

    “啊!”左大军说,“不同的多了,远程控制就像玩游戏,只能看到和听到,真人就不用了,能看到能听到,还能感受的,失重的状态,飞行时的感受,特别是加速的那一瞬间,太刺激了。”

    “大军别说了,再说我都想尝试了。”范晓明说道。

    “没事!我想我们很快就能真人尝试了。”苏哲直言。

    三人转了一大圈,中途还补充了一次能源,最后又回到了同步轨道。

    “大军!你出来吧!”范晓明说道。

    “大军!你搞慢点!”苏哲提醒。

    “好!”左大军说。

    左大军所在的装甲型太空服的胸前和头部缓缓地打开,穿着室内太空服的左大军从装甲型太空服中爬了出来。

    “大军!身体感觉如何?”范晓明问。

    “好的不能再好!就是不能接力,有点不自在。”左大军不能自控的往一个方向缓缓地飘去。

    “大军!五分钟时间太长,就活动三分钟,毕竟室内太空服不能拦截太空中的高能粒子和高能射线,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苏哲提醒。

    “好!我听你的!”左大军说,“我听说西北核工业研究所对拦截高能粒子和高能射线的材料研制取得的重大的突破,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能用上这种材料了。”

    “差不多!”苏哲说。

    “来!来!我们拍一个视频!”左大军说道。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一左一右的见穿着室内太空服的左大军夹在中间。

    他们的背景是太空太阳能发电站,面前是左大军脱下来的装甲型太空服。

    三人对着装甲型太空服挥手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陵州理工大学的左大军,很高兴能够在同步轨道上和大家打招呼,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希望所有学子都能考入理想中的大学,我……”

    】

    二十几秒的视频拍摄结束后,左大军重新穿上了装甲型太空服。

    “大军!视频传回控制大厅没有?”范晓明问。

    “传过了!”左大军回答。

    “好!那我们现在返回。”范晓明说。

    三人脱离同步轨道,向光束通道飞去。

    进人光束通道后,还和之前一样,左大军面朝着飞行的方向。

    一切准备好后,三人的速度开始增加了,不过增加的不快。

    “要我说啊!人身体的局限性很大,加速度快了就受不了,不管是航天飞机还是其他,需要长时间的加速和减速。”范晓明说,“这一点,人形彷生机器人就能克服,要是脑机结合技术突破了,能用意识直接控制人形彷生机器人,那和真人的体验就差不多了,且比人在太空中更有优势,不需要氧气、也没有三急,有能源就行。”

    “恩!这我承认,但脑机结合的技术什么时候有还不好说,信号的延迟也是一个问题,这就要保证人不能离得太远。”左大军说。

    “是这样的。”苏哲说,“不过,人形彷生机器人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可以代替人在太空中完成危险的任务。”

    这时候,包奇正的声音在公共频道中响起,“我们就是这么想的,相对人类脆弱的身体,那怕向科幻中写的那样,改造人的身体,使其变得强大,可那时候,被各种魔改的人还算人嘛!还不如发展人形彷生机器人,人远程控制,要是脑机结合的技术有了,人的意识相当于进入了人形彷生机器人,要是再解决了光速限制,或者搞出超距离瞬时信息传输技术,那人形彷生机器人将会成为主流。”

    “对!对!”左大军说。

    “真要这样就好了,那我就可以躺在家里控制着人形彷生机器人满宇宙的逛了。”范晓明数道。

    “慢慢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说不定就能实现。”苏哲说,“超距离瞬时信息传输技术不好说,用意识直接控制人形彷生机器人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四人在公共频道中讨论一会儿,包奇正说:“能不能测试一下人形彷生机器人的加速度极限,在地面没有这样的测试条件。”

    “是的!我们也要这样的数据。”左大军说。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