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超算网络,宴会  开挂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苏哲和徐正平、李从善等一些人坐在一起。

    一路上都在讨论着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

    一开始,参加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的也就一些国内的相关人员。

    可在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特别是各国发贺电庆祝玄武防御系统成功部署后,国际上那些半导体制造的相关企业态度全变了。

    纷纷向申城微电子发去了善意的信号,希望参加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从而寻求合作的机会。

    申城微电子接受了这些善意的信号,向国际相关的企业发去了邀请函。

    「今日不同往日了!」李从善笑着说,「本来吧!我们在芯片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那些人还不服气,觉得还能使用非正常手段,但小行星撞击事件后,都老实了。」

    「是的!都老实了!」徐正平笑着点头,「现在,那些人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姿态放的很低,表现着一副一切可以商量的样子。」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范晓明说,「从小行星撞击事件后,我们在国际上做生意要方便的太多,以前那些破事不会遇到了。」

    「……」

    几人聊了一会儿小行星撞击事件多带来的影响。

    一致认为,在部署了SS-防御系统的情况下,已经处在了不败之地。

    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科技、发展经济。

    做自己想做的事。

    聊完这些,大家聊起了塔木戈壁的开发和建设。

    按照校长徐正平的说法,为了配合三门计划。

    年后,将会启动航空航天相关装备制造的自动化制造工厂项目。

    且会加快塔木戈壁开发和建设的进度。

    之后,一行

    人聊起了创业基金。

    校长直接表态会支持这些创业者。

    李从善微笑的说:「说实话,有了学校技术和资金的支持,我估计要不了几年,现有的那些大企业如果不主动做出改变,将会一家接着一家的倒闭。」

    徐正平笑着点头,说道:「就拿电动汽车来说,有了学校的支持,再加上制造工厂的新模式,我估计现有的车企都会抗不住。」

    按照孙大虎的想法,新创建的制造工厂将会把绝大多数赚取的利益分配给那些工人,用来提高工人的工资和待遇。

    至于新技术的研发,有着学校的支持,毕竟超级工厂干的就是研制新技术的活。

    这样一来,现有的那些车企根本抗不住。

    「是这样的!」苏哲笑着点头。

    徐正平肯定的说:「学校要培养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企业,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是的!」

    ……

    下午四点,苏哲一行人来到了申城站。

    已经是申城微电子董事长的潘飞鹏带着申城微电子一行高层在申城站迎接苏哲一行人。

    那场面,搞的像有大人物到来一样。

    一行人坐车来到申城微电子制造工厂,在潘飞鹏的带领下参观多条不同规格的光电芯片制造工厂。

    潘飞鹏一边招呼着众人参观一边解说着。

    「光电芯片相对传统芯片来说,同等规格下,光电芯片是传统芯片的十倍……」

    「目前,我们正在制造的有电脑芯片、手机芯片、汽车使用芯片等终端芯片。」

    「现阶段,是光电芯片的快速扩张期,不同规格的芯片生产线正在大规模的扩建着,我们的目标是在五年内用光电芯片取代现有的传统芯片。」

    ……

    苏哲一行人参观完相关的制造工厂,同潘飞鹏一行人参加了酒宴。

    宴会上,过去难得一见的国际半导体巨头今天都聚到一起了。

    但潘飞鹏不怎么搭理这些人,让他的助理柳天昊招呼这些人。

    苏哲和范晓明来到宴会,最先看到的是包正义包教授。

    三人凑到一起后,找了一个无人的拐角一边吃着盘中的自助餐一边聊着天。

    「老板!怎们样?趁着SS-防御系统的秋风,把飞米级的产能提上来了吧!」范晓明说着,「我们研究中心接下来的三门计划和光柱工程需要天量的飞米级镜片,你们可不能掉链子。」

    「放心!少谁都不会少了你们的。」包正义微笑着。

    三人正说着,清大的司文博司教授端着盘子走了过来,且坐在了三人的旁边。

    见司文博坐下来,包正义笑着说:「司教授!这半年,光伏产业界全都是你们的传说,」

    「那有什么传说,还不是沾了苏教授的光嘛!」司文博微笑着,「自从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我们公开了玄武防御系统后.对我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改变,不仅赔偿了我们过去的损失,还表示感谢我们做的贡献。」

    说完,四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苏教授!范教授!我真的挺羡慕你们的,陵州理工大学成为了试点,你们可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可以做出调整,还获得了政策的支持……哎!我们清大是比不过你们了。」司文博感叹。

    半年时间,陵州理工大学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有九天研究中心的存在就算了,这一届大一学生简直出尽了风头。

    不管是四书社团还是在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科学学报》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