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报告,风水轮流转  开挂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苏哲微笑的说:「发射成功不是很正常嘛!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也是!」范晓明想了想说,「但我就是高兴,一个小时内,三个不同的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巡天望远镜都成功了。」

    苏哲笑了笑,看着电脑屏幕上正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

    范晓明凑过来看了看说:「有了这三台巡天望远镜,SS-防御系统就能看的更远了,可惜的是SS-防御系统拦截过远的目标成功率不是太高。」

    「这不是很正常嘛!」苏哲说道。

    「正常!」范晓明想了想说,「对了,SS-防御系统拦截小行星的总结报告你写好了没有?」

    「我已经提交了。」苏哲笑着回答。

    「啥!提交了,这么快!」范晓明一脸的惊讶。

    「看巡天望远镜发射之前就写完了。」苏哲微笑着。….

    「好吧!不能和你比。」范晓明感叹。

    「你慢慢写,反正没人追着你要。」苏哲说道。

    「那不能!」范晓明认真的说,「对了,月底你们期末考试后就要放寒假了,二月一号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你要不要参加?」

    「去看看,给申城微电子捧捧场。」苏哲微笑着,「参加完申城微电子光电芯片发布会,年内就没啥事了,我就能回家过年了。」

    「那行!」范晓明笑着点头,「趁你参加期末考试的这两天,我把研究中心放假期间的事安排好。」

    「行!」苏哲笑着点头。

    「那个,我差点忘了。」范晓明笑着说,「你不是提出超级强子对撞机综合体、太空门户、光柱工程终端三合一的方案吗?航天局对此非常的感兴趣,希望我们将相关的方案能够给他们提交一份。」

    「可以!」苏哲想了想说,「三合一的方案是针对我们自己设计的,航天局的话,他们需要的是另外一套方案……这样吧!我在做三合一方案的时候顺便给航天局做一套方案,一

    套针对太空运输的方案。」

    「麻烦吗?」范晓明问。

    「不麻烦!比起三合一方案要简单的太多。」范晓明微笑着,「其实就是赵国安院士主导的逐光工程实验系统的扩展,再加上搭载简化版重光子航太发动机就可以了。」

    「明白了!」范晓明笑着点头。

    「回头我们将三合一方案和针对航天局的方案都给航天局,不过我们不能白给。」苏哲笑着提醒。

    「怎么可能白给!」范晓明微笑着,「要不给钱,要不拿技术来换。」

    「这就对了!」苏哲笑着点头。

    「……」

    两人正聊着,校长徐正平和校长助理韩国立两人在苏哲助理宗兰月的陪同下来到了办公室。

    范晓明一脸惊讶的迎了上去,说道:「校长!您有事直接喊我们一声就得了,怎么亲自来对撞楼,真的没有必要。」

    苏哲则是招待着徐正平和韩国立两人坐下。

    宗兰月给苏哲四人到了茶后,不声不响的就离开了办公室。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看着徐正平和韩国立两人有些懵啊!

    几人上午在回校的大巴上可是聊了很多。

    从塔木戈壁的开发和建设聊到了太阳系的开发。

    可现在这两位却来到了对撞楼办公室。

    「校长!不知你们过来找我们有什么事?」范晓明好奇的问。

    「恩!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过来询问一下重光子航太发动机的事。」徐正平迟疑了一会儿,「准确的说是简化版重光子航太发动机。」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有些不解。

    韩国立解释说:「你们不是和我们说了三合一的方案嘛!而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简化版的重光子航天发动机,航天局和相关部门让我们过来打听一下……」….

    苏哲说了超级强子对撞机综合体、太空门户、光柱工程终端三合一方案后,这个三合一方案很快就传到了航天局和相关部门。

    由于这次拦截小行星的成功,证实了SS-防御系统的可行性。

    很自然的,众人对苏哲提出的三合一方案重视了起来。

    要知道,一旦三合一方案真的能够成功,那进入太空的成本将会大幅度的降低,那人类全面的开发太阳系将会成为现实。

    按照三合一方案描述的,部分技术已经得到的证实,如双光源能量传输技术。

    只要再研制出简化版的重光子航太发动机,那一切将会成为现实。

    听韩国立两人说完,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算是明白了。

    「航天局和相关部门想了解的是何时研制出简化版的重光子航太发动机是吗?」范晓明笑着问。

    「是的!」徐正平笑着点头,「不仅航天局和相关部门关心,我们也是异常的关心,不瞒你们说,要是你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研制简化版的重光子航太发动机,那相关的探月计划等等都要重新计划了。」

    按计划,从空间站的完成建造,到探测月球、载人登月、在月球建立基地、开发月球,到之后的开发火星等等

    这些都是有计划的,且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推进。

    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自从几个月前苏哲、包正义、范晓明等一行人搞出了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和QG-双原子振动技术。

    制造出了高精度的飞米级的镜片。

    飞米级镜片的出现,使得许多高精尖的技术获得了突破。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