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修齐不确定的问。
“当然是真的。”徐正平肯定的说,“我们连螺丝钉的生产都不会放过。”
“这……要是超级工厂真的能够生产所有工业品了,那现在存在的工厂啥的不是都要倒闭。”王修齐担忧的说。
“短期内是不会的,长期就不好说了。”徐正平笑着,“不过我们建造超级工厂是为了以后开发太阳系做准备,而不是针对现有的产业链。”
“不都一样!”王修齐苦笑。
“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人类迟早会面临这一天的。”徐正平直言。
“超级工厂,全自动化的超级工厂,以后失业的人会越来越多,人没活干了怎么养活自己。”王修齐担心的说。
“谁规定不干活就不能拿工资的,等资源和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界限,一切皆有可能。”徐正平乐观的说。
“咦……他们来了。”
苏哲、范晓明和五名助理来到一号报告厅后,徐正平一众大老都站了起来。
一阵招呼后,苏哲和五名助理坐了下来,范晓明走上了讲台。
在牛光辉宣布答辩开始后,范晓明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始了论文的介绍。
说是论文答辩,整个过程中如同范晓明在讲课一般。
台下的人听的非常的认真,特别是物理学院的那些大老。
在论文讲解结束后,台下的大老们开始提问。
大老们是真的在提问,而不是在考察范晓明。
就如化学学院院长华悲鸿提到的论文中一笔带过的超级电池,校长徐正平关心的超级炸药等。
范晓明都做了详细的回答。
毫无疑问,论文答辩通过了。
结束后,一众大老围着苏哲和范晓明两人。
大家一开始是恭喜范晓明,很多人也不叫范副主任了,直接叫范教授。
要知道,现场这些大老也只有几人是一二级教授,更多的是三四级的。
范晓明被直接评为二级教授,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
恭喜完范晓明,一众大老看向了苏哲。
校长徐正平看着苏哲小声的说:“苏哲!你提交上来的三篇论文我们学术委员会已经研究过了,虽说还有不少地方不是很明白,但我们知道这三篇论文非常非常重要。”
“是的!我从《大功率光能有线传输技术》、《电磁波相互转换的微观原理》两篇论文中看到了实现光量子计算机可能。”计算机学院院长李从善喊。
“何止这些,论文《大功率光能有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光能的有线传输。”
“还有重光子航太发动机。”
“有了这三篇论文,我们的科学技术将会迎来井喷式爆发。”
……
一众大老们喊了起来。
“大家静一静!”徐正平见大家静下来后对苏哲说,“这三篇论文对我们太过重要了……我是这么想的,邀请国内那些顶级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你放心,这些科研工作者绝对的可靠……越多的人知道这三篇论文,我们发展的越快,不知对这些你是什么态度?”
“我知道这三篇论文现阶段不宜完全公开,但对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公开是可以的。”苏哲笑了笑说,“校长的意思是邀请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参加我的毕业答辩,可以的,我没啥意见。”
“好!太好了!”徐正平兴奋的喊着。
……
下午,苏哲、范晓明两人在图书馆东楼看书。
现阶段,苏哲已经完成了理论的学习,九天研究中心也进入正轨,没以前那么忙了,两人就等着正负电子对撞机完工做实验了。
校长徐正平和校长助理韩国立等一些校长办公室的人同相关部门的人一起给国内的那些科研大老们发去苏哲的三篇论文和邀请函。
邀请函的内容很简单,邀请这些科研大老来参加苏哲的毕业论文答辩。
一份邮件接着一份邮件发送出去,一共发了五百多份邮件。
下午五点的时候,邀请的科研大老中有三百多名已经来到了陵州理工大学,剩下的科研大老也在路上了。
这些科研大老们动作出奇的一致,在收到陵州理工大学发的邮件后,第一时间回复要参加。
这些科研大老不管有事没事都往陵州理工大学赶,在赶路的途中,他们认真的阅读这苏哲撰写的三篇论文。
……
燕京清大。
司文博站在讲台上给本科生做一次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可控核聚变的能量提取。
中途休息的时候,他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拿出来一看,是陵州理工大学的邀请函,说是要他参加苏哲的毕业答辩。
看了才知道,苏哲直接申请博士毕业,而毕业答辩的论文有三篇。
在打开三篇论文附件的时候,提示三篇论文加密,需要在电脑端打开。
正在他好奇三篇论文内容的时候,学校物理学大老找到了课堂上。
双方交谈后知道三篇论文的内容,且知道学校有五名物理学大老收到了邀请。
一商量,演讲暂停,邀请的几人一边看着论文一边赶往陵州理工大学。
等他们赶到机场,在机场的遇到了一众物理学大老,这些人和他们的目的一样,都是接到了陵州理工大学邀请,从而参加苏哲的毕业答辩。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