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二章废立之争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忌彻底傻眼了!
    
    李二陛下可不要认为自己也事先知道谋逆一事那麻烦可大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长孙无忌有些语塞,豆大的冷汗自额头涔涔而下,越想越心慌,有些惊慌失措地道:“陛下,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陷害太子?”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只要没有犯大错,就是帝国的皇帝,岂会做出这等禽兽不如之事?”
    
    “如果太子真的知道侯君集会造反,为何太子一点动静也没有,仅凭借一个幕僚的口供便认定太子知道谋逆一事,未免太草率了,要不找太子过来对质?”
    
    长孙无忌嘴里替太子求情,心里却暗暗叫苦,这位太子殿下也太不让人省心了。
    
    想在李二陛下眼皮底下搞事情,也不知道把屁股擦干净一些。
    
    别人或许不相信这份供词的真实性,但长孙无忌只是看了一眼,便深信无疑!
    
    太子虽然一向软弱,做事情没有主见,但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即使侯君集当面提出谋逆之事,李承乾也不会说出来,反而会处处维护。
    
    这也是为什么长孙无忌一直支持李承乾的原因。
    
    侯君集作为支持李承乾的军方老,两人属于一荣俱荣的关系,李承乾没有告发侯君集也理所当然。
    
    虽然知道供词九成以上是真的,但长孙无忌却不能这样说。
    
    本来李二陛下就想改立李泰为太子,如果李承乾真闹出这事儿,太子之位被废显然已成定局。
    
    当然,长孙无忌心里还有侥幸,就是认定李二陛下不是真的想废黜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刚刚皇帝问他易储的意见,显然是念及父子之情,也不想子孙后代为了皇位而不择手段。
    
    不过,也幸好李承乾在侯君集谋逆期间没有一丝异动,至少现在还有转圜的余地。
    
    李二陛下轻叹一声,看着一脸惶然却冷汗密布的长孙无忌,叹息道:“你我君臣相交莫逆,自乱世而起,历经波折披荆斩棘才将这座江山经营的蒸蒸日上,朕是不会怀疑你的忠心的。”
    
    “只是朕有些想不明白,太子的心里在想什么,本来只要他好好的待着,等朕百年以后就可以登上皇位,他就这么等不及吗?难道皇位就真的如想象中那么美好?”
    
    长孙无忌惭愧得伏地叩首道:“陛下对无忌的信任,无忌铭感五内,粉身碎骨亦难以报之万一!”
    
    “不过,若太子真的知道侯君集谋逆而不告发,更体现出了仁德的一面,显然是一个守成之君……”
    
    “更何况,一直以来,观音婢也希望太子做一个仁德的皇帝。”
    
    知道谋逆而不告发,这是何等的罪名?
    
    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等同于谋逆的滔天大罪,那是要诛九族的。
    
    当然,长孙无忌知道皇帝不至于如此绝情,也不可能诛自己九族。
    
    但是现在听皇帝的口风,显然很纠结要不要追究太子的连带责任!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是以并没有为李承乾辩解,只是说李承乾没有告发侯君集是因为情谊,是仁德之举。
    
    当然,他不可能不做一下最后的努力,故意提起自己的妹妹长孙无垢。
    
    李二陛下对妹妹的宠爱无人能及,便是世人眼中最得皇帝宠爱的杨氏王妃,也要稍逊一筹!
    
    如今把李承乾的仁慈说成是妹妹长孙无垢所希望的,自然是借力打力。
    
    果不其然,闻言后李二陛下沉默了。
    
    李承乾从小聪明灵利,温润如玉,才会在小小年纪便被李二大加培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