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访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于是乎,孔颖达只能腆着老脸收下
    
    可是这位老友知道自己有特贡龙井茶后,隔三差五的总往这边跑,茶叶的消耗日益增大,今年的一斤茶叶还不知道能不能挨上一年。
    
    一旦喝完,想到以后只能喝那些如白开水的劣质茶叶,怎能不叫孔颖达心疼不已!
    
    老者却不以为然,一口把茶水喝掉,吧唧了几下嘴巴说道:“我认识的冲远兄可不是这么小气的人,不就是茶叶么,你这么吝啬,岂是待客之道。”
    
    “况且,这茶没有我的煮茶手法可喝不出这样的香味,再说,那位素有长安第一棒槌的忠义侯马上要出书,作为士林中的大儒,你帮他站站台就行。”
    
    “如此一来,想必那小子亦不敢不知恩报答,从今往后,冲远兄可就是长辈,这种茶叶还不是享用无尽?”
    
    骄傲的人总是这样,对于其他有才的人总是不服气,所以言语之间对杨帆却是没有好印象。
    
    似乎对于杨帆年纪轻轻便着书传道很是不爽,要知道如今年逾五十,他才受到房玄龄的举荐参加五经的释译,而且只是一个国子监助教。
    
    对于杨帆小小年纪就已经是礼部尚书,当然是从心里头看不起。
    
    认为杨帆只不过是投机取巧,博得皇帝的宠幸罢了。
    
    孔颖达澹然一笑,并不将他的话当回事儿。
    
    这位老友一生执着,经历隋唐两朝,孜孜不倦的醉心于功名。
    
    在隋朝时是郡博士,如今却只是国子监助教,虽然也参与五经释译撰写,不过品级却是最低的。
    
    如今年近古稀,仕途却再无希望,这一生想来便是如此了!
    
    对于杨帆这种青云直上的青年才俊看不惯也算情有可原,其实只不过是嫉妒心作祟。
    
    虽然不想与老友争执,但孔颖达却认为老友的想法太过偏激,被功名蒙蔽了心智。
    
    杨帆未至及冠便被李二陛下委以重任,岂是投机取巧便可实现的?
    
    当初在望月楼的一面之缘,杨帆给孔颖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头脑更是敏捷而聪慧,三言两语就让许敬宗这个老狐狸掉入彀中,岂是简单之辈。
    
    当初感叹杨帆的才华独占天下七斗,可不是说说而已。
    
    想到这儿,孔颖达一脸肃然地道:“唉,观一叶而知秋,才章兄一叶障目尔,作为士林前辈,怎能听信一些风言风语?”
    
    “忠义侯博学多才,此书便是他所着,里面引经据典,通俗易懂,知识点极强,此乃孩童识学字的宝典。”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是这本杨氏启蒙学,便可让杨帆名流千古,我们虽然徒有大儒之名,可与之相比,吾辈差之远矣。”
    
    说着,孔颖达又拿起杨氏启蒙学这册书轻轻抚摸起来,眼中除了震惊,还有那么一丝向往和羡慕。
    
    作为人,谁又不想有自己的作品流传千古。
    
    显然,孔颖达也非常看好这部作为启蒙的书籍。
    
    虽然杨氏启蒙学还没有开始推行天下,但孔颖达已经预见这册书的成就。
    
    启蒙是最难的,可这册书在行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三字为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辞通俗易懂。
    
    而且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历朝历代的典故,甚至把儒家的礼仪孝悌思想灌输到章之中。
    
    这就表明这册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知廉耻懂孝悌。
    
    即从小训导儿童要立德为本,这才是杨氏启蒙学的精髓所在。
    
    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