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四章钱荒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听到这儿,权万纪沉默了,他也没办法啊!

    想了想,权万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看这样,不如还是问问大都督可否用锦帛、粮食来代替工人的工资,亦或者看大都督是否有其他的办法?”

    虽然此次从扶桑国拉来了几船的铜,但大都督府可没有铸造钱币的权力。

    再说,杨帆各种思想天马行空,也许有解决铜钱短缺的问题。

    此次试航,不仅买下了一个储量惊人的银矿,还带回来那么多的银子,简直就是财神爷转世。

    听到这话,裴行俭不由拍了一下脑袋,抱怨道:“对啊!大都督英明神武,说不准还真有解决的办法,某怎么这么笨呢!”

    其实也不怪裴行俭这些人如此。

    平日的时候杨帆只是抓大方向,很少插手具体事务,所以第一时间没想到杨帆也情有可原。

    在场的人都对杨帆很有信心,立马表示赞同。

    “那咱们一起去大都督府请教吧!”

    来到大都督的时候,发现除了杨帆,还有宋国公萧瑀也在,众人赶紧行礼:“见过大都督,宋国公……”

    杨帆摆了摆手:“大家无需多礼,坐在那边吧,此次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坐下后权万纪转头对着裴行俭说道:“裴县令,你把情况具体的跟大都督汇报一下。”

    裴行俭赶紧介绍了一下华亭县现在面临的局面,特别是铜钱短缺的困境,然后静静等待着杨帆,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

    听完,杨帆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朝历代,每个王朝强盛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危机,这是由于经济繁荣铜矿产量不足所导致的。

    因为铜矿的产量直接影响着制造钱币的数量。

    如今不像后世,纸币不够,印钞机开起来就行了。

    更何况,华夏的百姓都是最喜欢存钱的。

    这样一来,百姓拿到工钱以后都藏在家里,很少拿出来用。

    这也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铜钱不足的现象自然是越演越烈。

    虽然杨帆能够预见华亭县会出现铜钱短缺的现象,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

    看来要加快纸币改革的步伐了。

    想到这儿,杨帆笑着说道:“铜钱越来越缺是必然现象,大家不必着急。”

    权万纪一脸疑惑:“哦?这怎么说?为什么是必然现象呢?”

    不仅是权万纪,所有的人都不懂其中的缘由。

    杨帆呵呵一笑解释道:“很简单,百姓劳动就会产生价值,而产生的这些价值若没有足够的铜钱印制出来抵冲,那么这些劳动价值就会贬值,从而导致铜钱数量的流通不够;另一方面,百姓收到铜钱以后很喜欢储存起来以防万一,这就更加剧了铜钱的紧缺。”

    对于后世经济学问题,杨帆只能以这种浅显的道理来进行解释。

    虽然有些不恰当,但还是很形象的比喻了出来。

    确实,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需要不断的进行循环。

    如果创造了价值却没有体现出来,必然会导致钱币的紧张。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国家在计算GDP的时候,每年就会增发相对应的钱币。

    这种新颖的解释让众人陷入了沉思。

    沉思了片刻,权万纪问道:“大都督,你这个形容倒是挺贴切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杨帆肯定的点了点头:“当然有办法,从其他地方调铜币过来,亦或者铸造出同等价值的铜币就行。”

    话音刚落,一旁的萧瑀开口道:“大都督,恕老夫直言,此法并不可行,据我所知,如今关中一带的铜币也很紧张,另外,朝廷也没有足够的铜来打造铜币。”

    萧瑀曾担任过两次宰相,对于大唐现在的情况很是清楚。

    杨帆呵呵一笑,继续说道:

    “既然朝廷没有足够的铜来铸造钱币,那就只有用其他的钱币来代替。”

    在大唐以前,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是以铜币作为交易货币。

    这也导致了形成惯性思维,所以根本没有人想过用其他的钱币来代替。

    “其他钱币,莫非你说的是银子或者金子?”

    萧瑀听到杨帆说可以用其他钱币解决铜币紧缺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了金子和银子。

    虽然金子和银子在普通的交易中并不经常用,但确实也纳入了货币的交易范畴。

    可惜金子和银子的价值太高,在日常的交易中并不方便,所以很难推行下去。

    “不,某的意思是推行一种全新的货币,这种货币与铜币以一比一、或以倍数的比例进行置换。”

    杨帆的回答,让大家更加疑惑了。

    在众人看来,杨帆这个方法也并不可行。

    见到众人不解的样子,杨帆当然知道大家所想,而是再次说道:“诸位,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局限于铸造铜币呢?如今朝廷已经掌握了活字印刷术,而且也能够批量生产纸张,为何不能用纸币代替呢?”

    据杨帆所知,纸币的产生就是在宋朝,也就是所谓的银票。

    因为在原历史中,宋朝已经逐渐掌握了纸张的批量生产和活字印刷术。

    如今自己已经把这两样东西全部献给了李二陛下,大唐就有了铸造纸币的先决条件。

    既然有更简便的方法,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