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试航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来到水师驻地,杨帆就见到薛仁贵迎面赶来。
    一见面,薛仁贵便施礼道:“下官见过大都督。”
    薛仁贵被杨帆任命为水师副都统后,那张愁苦如老农的脸膛愈发精神。
    今天本来就是打算来视察海船的情况,见到薛仁贵,杨帆问道:“免礼,那些海船如何?”
    薛仁贵恭恭敬敬的回道:“大都督,根据您的要求,属下在丰州、泉州造船厂打造海船,建造完毕的,现在已经全部抵达。”
    杨帆大喜:“总共有多少?”
    薛仁贵有些惭愧,拱手说道:“有负大都督重托,目前为止,只打造出四艘战船,八船货船,总共十二艘;其余的十八艘可能还需要半年左右。”
    “以前主要是对于船只的发动机安装不熟悉,以致走了很多弯路,……不过现在都捋顺,只需安装完毕试水便可试航。”
    杨帆并没有责怪。
    毕竟自己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火力发动机太超前了,不是专业的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
    难为这些工匠拿着图纸攻克一个个难关,如今造出了十二艘,已殊为不易。
    既然现在已经理顺,那就水到渠成了。
    往码头上张望了一下,并没有看到船只,杨帆问道:“船呢?难道还没有靠岸?”
    薛仁贵回答:“下官谨守大都督的嘱托,为了不暴露海船的秘密,抵达之后便将船只悉数停放在水师船坞里,不许闲人旁观。”
    有能力的人,做起事情来就是面面俱到,很让人放心!
    “嗯,不错!”杨帆夸赞了两句。
    随后将权万纪、程名挺、席君买等一众人全都叫上,兴冲冲直奔水师船坞。
    几位下属不知杨帆搞什么幺蛾子。
    不过,听了是新式海船,都来了兴趣。
    据说这位大都督之所以下江南,就是为了打开海运航线。
    走进水师船坞,四周已经被护卫团团警戒。
    一行人登上一处瞭望台,放眼望去,整个船坞显现于眼前。
    虽然以前华亭县水师驻地荒废了很久,不过这个废弃的船坞却不小。
    即使十二艘巨大的新式海船静静的停驻在里面也并不显得拥挤。
    杨帆只看了一眼,就压制不住心中的狂喜。
    这就是他打开国外大门的利器!
    四艘战船是按照后世护卫舰的图纸打造的,虽然全身少了很多现代化的保护漆,不过通过防锈处理的铁疙瘩看起来更让人恐怖。
    而八艘货运船更是巨大,四艘战船反而如同发育不良的幼崽一般。
    虽然这些船只看起来很粗糙,不过杨帆相信,这绝对能够在这个时代纵横四海!
    而一帮随行人员则被这些庞然大物惊呆了。
    特别是那些巨大的货轮,仿佛一艘船就能够把整个城市装进去一般。
    当然,更让大家不能理解的是,这么巨大的铁疙瘩怎么不沉下水里去。
    另外,如果用人力划动,这得要多少人才够啊!
    一时间,众人直接看傻眼了,反而没有人提出疑问。
    当然,包括薛仁贵在内,在杨帆没有把发动机送到之前,他也不相信这样的铁疙瘩能在海上纵横。
    杨帆指着货船问道:“可曾测试过船只能够装多少货物,装满燃料后能够航行多远,船速几何?”
    一提起这个,薛仁贵顿时兴奋了,黝黑的脸似乎都能放出光来,手舞足蹈道:“当然测试过,这海船太大了,总共能装十万石左右的货物,另外,装满燃料后测试,从泉州港出发,直奔来州,往返十天左右,燃料用了1/4不到。”
    十万石?
    在唐代,一石等于106斤左右,10万石,相当于106万斤。
    来州到是泉州多远呢?
    大约有2000多里,来回就4000多里,跑了十天,相当于一天跑了400里……
    懂计量的,掐着手指头算计量,懂距离的,算速度!
    这时代的船只能够装几万斤就已经算是大货轮了。
    如今杨帆制造的这些新式船只居然能拉100多万斤,简直是不可思议。
    最让众人惊讶的是这些铁疙瘩的航行速度。
    这时代的船只,在顺风的情况下,一个时辰能够跑50里左右。
    若是逆风10里都有可能,甚至还有被吹倒回来的。
    如此一来,即使满打满算,一天最多行驶300里就已经是极限。
    而这些船只能够固定行驶400里以上,速度也太快了吧!
    此时众人有些发懵,权万纪更是咋舌道:“这船能跑这么快?”
    作为唐朝的名臣,虽然没统领过军队,但是一些基本的知识还是知道的。
    这么快的速度除了顺风时发起冲锋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达到。
    薛仁贵显然听过权万纪的名头,知道杨帆对这位权长史甚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