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0章 古代版天气预报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的俘虏。”
    李朝生道:“不过我很欣赏你,要不要跟我干。”
    清风听了这话道:“跟谁干都行,我想活着。”
    李朝生点点头:“如此欢迎你入伙,你以后就给我当文书吧,打打杀杀不适合你,等时机成熟了,你给我做河道官,帮我修水渠。”
    听了这话清风一愣道:“你要修水渠?”
    李朝生点头道:“是啊,不修水渠,蓝田县就一直要受穷,如果百姓都饿死了,咱们土匪抢谁的啊?”
    李朝生这话把清风说傻了,半天清风摇了摇头苦笑道:“这年头,当官不想着老百姓的死活,反倒是土匪开始关心老百姓的死活了,这老朱家天下快完了啊。”
    李朝生闻言哈哈笑道:“他完不完不重要,他完了,咱们才有机会不是吗?”
    听了这话清风看着李朝生道:“你真的要修水渠?”
    李朝生点头道:“要修,不过可能只能在我统治的区域修,未来随着我统治的区域变大,可能才会扩展水渠修建的长度。”
    “好!你若真心修水渠,我就一直辅佐你。”
    清风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朝生,他想修水渠,不是为了狗屁百姓,只是想要完成爷爷与全家人的理想,让水渠通遍整个西安府。
    李朝生看了清风一眼道:“我若是不修水渠呢”
    清风听了这话道:“我也不会背叛你,毕竟你看起来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我若逃走,你会杀我吧。”
    李朝生听了这话哈哈笑道:“不会的,我要水渠加强我的统治,你要水渠完成你心中的执念,咱们目标不冲突,你只要好好给我当水官就行。”
    李朝生挥了挥手道:“谷子。”
    这时站在不远处的谷子走过来道:“营长。”
    “把清风放了,以后他就是我麾下文书,未来的水官了。”
    李朝生说着,谷子直接把牢门打开,李朝生道:“去给他找个单间,顺便让伙房烧水,让他洗个澡,拿身干净衣服给他。”
    “是。”
    谷子说着去忙活了,清风对李朝生点点头,离去,李朝生看着清风感觉这是个人才啊,会看天象,移动天气预报观测器,而且还懂得水利方面的知识,未来有大用。
    清风说得好,陕西未来可能导致饿死人的主要就是洪灾与干旱,洪灾修建水渠水库,可以把水堵在水库里,而且遇到干旱的时候,开水库放水也能救活很多苗子,活很多人。
    这些当官的是真该死,水渠水库这种利器都全都弃之不用,哎,就是捞钱啊。
    而想要治理好一个地方,水库,水渠很重要,尤其是水库,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是大修水库,现在很多大型水库还都是那时候建的呢。
    可见想要风调雨顺不容易,可是修建水库蓄水,却是一个不二之选。
    李朝生一直在积极的发展这个世界,而不是一味的从现代世界往这个世界运送物资,因为那会让这个世界停滞不前,自己要是这么做跟那些短视的士大夫有什么区别。
    想要让明末这个世界强大起来,自己就要尽量的开发本土势力,是,一个蓝田县自己努努力可能从现实世界搞到足够多的粮食,度过难关,可是整个西安府呢,整个陕西呢?以后还是山西,河南,这都几百万,上千万人口了,我都靠从运粮解决?
    这现实吗?
    明显不现实,第一钱包撑不住啊。
    蓝田县二十万人,就算外地饥民不进来吧,就二十万人,一人一天一斤米,一斤米按照一块钱来算,一天自己就要掏出二十万买粮食,一个月六百万,一年七千二百万,自己能抗几年?
    要知道今年细算起来只能算是开胃小菜,来年才是席卷陕西的大灾难,而且会持续很多年。
    这还是一个蓝田县,要是外来流民全部涌进蓝田县呢?
    这是一笔多大的窟窿啊?李朝生觉得自己填不死。
    第二就算李朝生毁家为百姓,买粮食,那七千二百万的粮食,那就是七万两千吨,李朝生用传送门运输,一天运送一百吨,那也得七百二十天,两年时间,啥也不干,才能把这些粮食运过去,还只是蓝田人一年的口粮。
    这纯粹是想累死李朝生,门就那么大,每天运输是定量的,你让李朝生啥也不干,运两年的粮食,这不纯粹脑抽筋吗?
    所以远水解不了近渴,指望现代粮食过来救急行,作为一个常规口粮,对不起,李朝生办不到啊。
    而且还有很多问题没考虑呢,比如突然购买这么多粮食有关部门不会怀疑吗?
    需不需要相关的审批手续,这些不得不考虑啊。
    因此想要救人,只能靠蓝田老百姓自己,自己也只能救救跟自己有关的人。有道是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看电视剧,那皇帝每天吃好喝好,无所事事,不是看跳舞,就是打猎,游玩,一天跟个闲人似的,可是真正的明君,那都是劳模,虽然不喜欢满清,但是雍正这个皇帝不得不说,是个劳模啊。
    咱们对事不对人,就看一下雍正勤劳的态度,雍正在位十三年,每年只休息三天,分别是冬至,除夕,和他自己的生日。
    除了这三天一年三百六十二天无休,并且每天晚上十点睡觉,凌晨四点起床,十三年批阅奏折两万多件,而且每一份都朱批,有的甚至能写上千字,当然也有写少的,平均下来按照一百字,他这十三年也写了二百多万字。
    都够一本网络小说的量了,要知道这可是用毛笔写的,而且还不能写的太草,这难度绝对比作者们用电脑打二百万字难多了。
    不算立场的话,李朝生愿意称其为勤勉,古往今来的帝王能达到这种勤勉程度的,李朝生觉得不会超过十个,李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